情緒指標接近歷史最低水平 市場底部均衡配置成長及紅利股
近段時間,上證指數回落至階段性低位,日均成交額也回落至低位水平,市場缺乏新的關鍵變量,資金交投情緒較弱。有券商認為,目前指數底部位置較為堅實,空間底初步具備,但時間底仍需關注政策催化這一新增變量,配置上,A50非金融資產或仍為中期配置的底倉選擇。
華金證券:
底部階段 等待政策催化
歷次大底最低點出現的前后,都有重大的積極政策或外部事件催化,且對后續基本面有改善效果。2005年以來,上證綜指共出現多次歷史大底的低點。
當前需等待積極政策或外部事件的催化。政策上,短期積極政策可能進一步出臺和落實:首先, 8月經濟數據繼續回落,臨近四季度,短期內政策出臺的必要性和概率上升;其次,政策空間上,超長國債發行、降息降準等政策短期內都可能逐步出臺和落地。
情緒指標已接近歷史大底時最低水平,進一步下行空間有限。從成交額來看,本輪調整成交額降幅已達到2021年以來的歷史大底時的縮量幅度。從創歷史新低股票數占比來看,遠低于多數大底時的水平。
節后繼續底部震蕩,等待催化,可能有反彈機會。配置上,節后繼續均衡配置科技成長、核心資產和低估值紅利。具體來看,節后科技成長和核心資產仍可能有配置機會,歷史經驗上,若市場探底成功后出現反彈,則高景氣政策導向和前期超跌的行業相對占優。當前來看,高景氣指向TMT(科技、媒體和通信),政策導向指向TMT、消費等行業。美聯儲9月降息和美債收益率下行是大概率,若國內政策持續出臺和落地,外資也可能流入,醫藥、食品飲料等核心資產可能有配置機會。8月經濟數據偏弱,尤其是社融信貸增速偏低,長期經濟潛在增速下行的趨勢不變,再疊加部分高股息板塊調整已較多,四季度高股息仍有配置機會。
節后繼續均衡配置:一是政策和產業催化下的電子(消費電子、半導體)、傳媒(游戲)、計算機(鴻蒙、自動駕駛)、通信(算力);二是景氣可能改善的電新(光伏、風電、電池)、大眾消費(社服、商貿、紡服);三是低估值紅利的建筑、交運、銀行等。
天風證券:
關注稀缺性高股息資產
2023年8月以來,行情從指數跌破年線開始,第一波探底完成,并反彈至年線附近,隨后開啟第二波下跌。從2009年至今歷史上有兩個階段類似,分別對應是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2022年1月至2022年10月。二次探底與年線的偏離程度在12%至13%左右。
從日歷效應上來看,2010年至2023年期間10月至11月勝率、平均月漲跌幅表現均較好,而8、9月份則表現較弱。9月往往是醞釀賽點的月份。
配置建議上, 8月以來的A股行情展示出市場對內需政策預期的高度敏感性。長期來看,高股息超額反轉條件或有兩類:一是長期國債利率中樞不再下行;二是高股息板塊股息率進一步提升受阻。長期風格切換需耐心等待更多右側信號,具備壟斷性、稀缺性的高股息資產有望獲得價值重估。
民生證券:
上游資源類資產或迎來轉機
對于海外而言,盡管就業數據依舊疲軟,但此前交易衰退預期的全球大宗商品已經開始企穩反彈,這或許意味著衰退交易已經告一段落。從基本面看, 8月美國財政赤字進一步擴大,明顯高于預測值以及往年同期值,大規模的財政支持保證了美國經濟的韌性;而降息本身也更有利于實物需求的修復。
更重要的是,持續強勁的出口與海外降息的臨近,讓以大宗商品為代表的實物資產正在積聚反彈的力量。
分行業來看:在實物資產經歷了衰退交易之后,上游資源類資產將迎來轉機,關注能源(油、煤炭)、有色(銅、黃金、鋁)、船運(油運、造船、干散);全球衰退預期回擺后,中國制造仍是優勢產業,關注外需預期邊際企穩、本身也處于產能出清過程中的家居用品、家電以及受新興市場生產拉動的中間品(特鋼)和投資重啟下的資本品(儀器儀表、通用設備);關注資本回報下的相對優勢資產,部分行業經過調整之后性價比凸顯,推薦銀行、鐵路、燃氣和港口。記者 張曌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