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性板塊低迷 大盤震蕩探底 兼并重組有望成為市場新熱點
本周,大盤延續震蕩探底的走勢。上證綜指下跌2.69%,報收2765.81點;深證成指下跌2.61%,報收8130.77點;滬深300指數下跌2.71%,報收3231.35點;創業板指下跌2.68%,報收1538.07點。對于下周市場,業內人士認為,由于缺乏增量資金支持,大盤重心進一步下移,盡管部分題材股有所表現,但熱點持續性偏弱。下周,投資者在關注權重股走勢的同時,可繼續跟蹤券商、消費電子、汽車等板塊的動向。
大盤重心下移
本周,受到部分高位權重股補跌拖累,大盤重心下移,上證綜指在跌破2800點關口后跌勢有所加快。深證成指本周大部分時間相對抗跌,受到上證綜指走弱拖累,本周跌幅為2.61%。滬深300指數本周下跌2.71%,創出調整以來新低。
同花順統計數據顯示,滬深300指數成份股中,本周漲幅前10位的是華夏銀行、星宇股份、德賽西威、正泰電器、華域汽車、中國太保、小商品城、拓普集團、廣發證券、上港集團;跌幅榜上,寒武紀、中國廣核、招商輪船、中國交建、歌爾股份、工業富聯、盛美上海、藍思科技、中國石油、中國鐵建跌幅居前。
從板塊表現來看,僅汽車板塊上漲0.53%;相對抗跌的有非銀金融、傳媒、電力設備、交通運輸、家用電器等板塊,而石油石化、電子、有色金屬、煤炭、建筑裝飾等板塊跌幅居前。
記者注意到,銀行板塊繼上周大幅調整后,本周繼續下跌1.68%。個股方面,華夏銀行、南京銀行、蘇州銀行、渝農商行、江蘇銀行、光大銀行、上海銀行逆市上漲,廈門銀行、工商銀行、青島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本周下跌超過3%。
并購整合大幕開啟
近期大盤持續探底,但相關行業內龍頭企業的整合熱度有所提升。
在全球造船業景氣周期持續上揚的大背景下,中國船舶與中國重工于9月2日晚間同時發布公告,宣布兩家公司正在籌劃由中國船舶通過向中國重工全體股東發行A股股票的方式換股吸收合并中國重工。國金證券機械行業首席分析師滿在朋認為,此次整合有助于提升行業集中度,優化資源配置,并進一步提高中國造船行業在全球市場的話語權和定價權。通過強強聯合,兩家公司將能夠引導產業升級和技術進步,從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更有利的地位。
9月5日晚間,國泰君安披露擬通過換股的方式吸收合并海通證券。業內人士認為,本次國泰君安證券、海通證券的合并,是新“國九條”實施以來頭部券商合并重組的首單,也是中國資本市場史上規模最大的A+H雙邊市場吸收合并、上市券商A+H最大的整合案例,涉及多業務牌照與多家境內外上市掛牌子企業,屬于重大無先例的創新事項。按照2023年數據測算,合并后,新機構的總資產、歸母凈資產將分別達1.68萬億元、3300億元,均處于券商行業首位。受到該利好消息刺激,周五券商板塊逆市飄紅,個股中,天風證券、國海證券漲停,錦龍股份、中國銀河盤中一度漲停,午后股價有所回落。
繼續關注權重股的動向
對于下周市場,業內人士認為,本周以來,盡管部分題材股有所表現,但熱點持續性偏弱。下周,投資者在關注權重股走勢的同時,可繼續跟蹤券商、消費電子、汽車等板塊的動向。
中金公司表示,近年來,隨著服務費企穩、需求結構變化與輕資產占比提升,充電運營環節基本面持續改善。新型電力系統改革有望驅動運營商向負荷聚合轉型,負荷聚合模式直接改變充電運營傳統商業模式、打開潛在收益空間,并且具備較高準入門檻,或直接賦能頭部運營商。
華泰證券認為,今年上半年,大型券商資產規模多有收縮,投資業績顯著分化,但二季度普遍環比改善;經紀、利息凈收入普遍下滑;參控股公募基金利潤貢獻相對穩健;國際業務利潤規模分化,但同比多有增長。目前,券商板塊整體低估,在政策驅動下存在結構性機會。
華鑫證券一分析師告訴《大眾證券報》記者,本周大盤整體運行偏弱,盡管部分權重股有所企穩,如銀行板塊,但受到成交量不足影響,整體做多動能不足。中小盤題材股近來持續活躍,但熱點持續性較弱,操作難度較大。下周,投資者在跟蹤權重股走勢的同時,可繼續關注券商、消費電子、汽車等板塊的動向。
記者 湯曉飛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