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上半年超八成公司實現盈利 專精特新集聚效應持續凸顯
北交所2024年中報披露正式收官,截至8月30日,251家公司悉數披露半年報。2024年上半年,北交所上市公司聚焦主業,深耕技術創新,持續提質增效,共計實現營收784.96億元,中小企業上半年平均營收同比增長4.47%,優于全市場整體情況,專精特新集聚效應明顯。
14家公司營收增幅過半
2024年上半年,北交所上市公司共計實現營收784.96億元,其中,超六成公司實現營收增長,14家公司營收增幅超過50%;上半年共計實現凈利潤54.00億元,其中超八成公司實現盈利,超四成公司凈利潤實現增長,30家公司增幅超過50%。
值得注意的是,二季度以來,北交所上市公司經營情況改善回升,共計實現營收425.68億元,環比增長18.48%;共計實現凈利潤29.03億元,環比增長16.25%。近八成公司營收環比增長,近六成公司凈利潤環比增長,超三成公司凈利潤環比增長超過50%,整體業績呈現企穩向好態勢。
從行業來看,上半年,受益于國內乘用車產銷數量增長,北交所汽車行業增勢較好,近八成公司營收實現增長,平均實現凈利潤2521.37萬元,同比增長6.50%。汽車零部件企業捷眾科技上半年凈利潤同比翻倍。此外,在供需關系調整及地緣政治因素等多重利好推動下,有色金屬行業增勢較好,上半年北交所金屬材料公司平均實現凈利潤2414.91萬元,同比增長19.85%。金屬鋅粉企業新威凌球狀鋅粉產品需求明顯提升,營收同比增長48.09%,凈利潤同比增長83.44%。
同時,部分行業受到周期變化、價格調整等因素影響,經營業績出現承壓。新能源領域受到競爭加劇、需求減弱等影響,電池材料企業凈利潤同比下滑32.73%。農化領域受到低價競爭等影響,基礎化工行業公司凈利潤同比下滑47.81%。信息技術領域受到項目訂單減少等影響,半數軟件開發企業出現虧損。
專精特新集聚效應明顯
作為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主陣地,北交所中小企業占比超過八成,上半年相關企業平均營收2.36億元,同比增長4.47%,超六成公司實現營收增長,近九成的公司實現盈利,優于全市場整體情況。目前,已有超五成北交所上市公司入選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錄,10家公司或其主營產品被評為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
其中,二季度,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合計實現營收220.13億元,環比增長16.11%;合計實現凈利潤16.70億元,環比增長24.16%。公司方面,錦波生物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積極研發新產品,報告期內新取得發明專利授權13項。其中,取得國際發明專利授權2項,完成人體膠原蛋白原子結構解析2項,上半年實現凈利潤3.10億元,同比增長182.88%。
目前,北交所上市公司中屬于戰略新興和先進制造行業的公司占比超過八成。上半年,北交所上市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研發費用共計37.30億元,同比增長2.47%。其中,超六成公司研發投入同比增長,平均研發強度4.75%,二成公司研發強度超過10%。
多家北交所上市公司在關鍵技術攻關方面取得新進展、新突破,創新成果受到重要表彰。創遠信科參與完成的“微波毫米波測試技術與測量儀器”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公司已兩次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項。基康儀器參與的“公路隧道結構健康智能監測裝備與工程應用”項目獲得2024年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科技進步二等獎。柏星龍創意設計作品榮獲繆斯國際設計獎、德國iF設計獎項。
專業機構投資者加快布局
上半年,北交所10家新上市公司公開發行融資21.89億元,1家公司完成2.31億元的再融資,有效支持了中小企業“小額、快速、靈活、多元”的融資需求。70家公司披露對外投資公告,通過收購股權、合資建廠等方式,整合優勢資源,促進業務可持續增長。
北交所上市公司積極響應“提質守信重回報”倡議,推出現金分紅、股份增持、股份回購等方案,著力提升估值水平,讓廣大投資者有回報、有獲得感。上半年,近九成北交所上市公司實施現金分紅,現金分紅總額達58億元,較上年增加38.4%,六成公司連續2年現金分紅,超八成北證50公司進行現金分紅;2024年半年報期間,共有20家公司推出現金分紅方案,擬分紅總額3.26億元,其中16家公司現金分紅率超過30%。
今年以來,北交所上市公司回購保持高位,新增披露回購計劃20家次,擬回購金額上限合計逾5.4億元,自上市以來,北交所上市公司已累計披露回購計劃111家次,擬回購金額上限合計逾23.6億元。今年以來,16家公司的27個股東實施增持,增持金額合計1.19億元,展現出對公司長期發展的信心。
良好的成長性吸引了專業機構投資者加快布局,中長期資金看好北交所。截至上半年末,北交所合格投資者704.57萬戶,較上年末增加29.23萬戶,日均參與投資者數量同比翻番。8家基金公司新申報北證50指數基金產品,2只北證50指數基金產品募集成立。社保基金、保險資金、QFII均已入市,累計1000余只公募基金參與到市場投資,目前公募基金已成為市場凈買入的主要力量,創新資本“募、投、管、退”的市場生態進一步完善。上半年,機構投資者對北交所上市公司積極開展調研,126家北交所上市公司接受機構調研4000余次,平均每家32次,同比上升約70%,民士達、康普化學等5家公司接受機構調研數量超過100次。
記者 朱蓉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