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探底企穩 權重、題材分化加大 科技股有望引領9月行情
本周,大盤呈現探底后企穩反彈的走勢,“深強滬弱”的格局較為明顯。上證綜指一周累計下跌0.43%,深證成指上漲2.04%,創業板指上漲2.17%,滬深300指數下跌0.17%。值得注意的是,周四、周五,深證成指連續放量上漲,對穩定市場功不可沒。
對于下周市場,業內人士認為,近期大盤持續探底,但市場活躍度不減,特別是周四、周五,中小盤題材股活躍度明顯增加。下周,投資者可繼續跟蹤科技股的動向。
“深強滬弱”顯現
本周,大盤呈現探底后企穩反彈的走勢。周一至周四,上證綜指震蕩走低,周四盤中創出2815.38點階段新低,可謂是市場短期的轉折點。當天,深證成指低開后收陽,而且成交量逐步放大。周五,深證成指繼續震蕩上行,當天漲幅為2.38%。受到深圳市場強勁上漲帶動,上證綜指周五盤中一度上漲超過1%。從周線來看,上證綜指本周下跌0.43%,深證成指上漲2.04%,創業板指上漲2.17%。從月線來看,8月,上證綜指下跌3.29%,深證成指下跌4.63%,創業板指下跌6.38%。
同花順統計顯示,本周,創業板個股漲幅超過20%的有17只,其中樂心醫療、智動力、銀邦股份、華立科技、快可電子位居漲幅前五位;跌幅榜上,世紀鼎利、奧雅股份、三角防務、中胤時尚、亞華電子跌幅居前。滬深300指數成份股中,本周漲幅超過10%的分別是三七互娛、陽光電源、視源股份、TCL中環、恒立液壓、福斯特、圣邦股份;跌幅榜上,時代電氣、中金黃金、中國中車、中國通號、山東黃金、中國電建、交通銀行、中科創達、大秦鐵路、中際旭創跌幅居前。
高位“抱團股”分歧加大
從本周市場表現來看,周四可謂是分水嶺。當天盡管股指企穩反彈,但以銀行、公路鐵路、油氣開采為代表的機構抱團股紛紛大跌。周五,銀行板塊繼周四下跌3.22%后,當天繼續下跌2.21%,本周以來,銀行板塊跌幅接近6%。
同花順統計顯示,周四至周五,跌幅超過5%的銀行股有12只,分別為交通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廈門銀行、滬農商行、工商銀行、郵儲銀行、上海銀行、長沙銀行、中信銀行、中國銀行、北京銀行,其中交通銀行兩個交易日下跌10.45%。
業內人士認為,今年以來,銀行板塊基本在高位持續運行,本周部分銀行股股價還創出歷史新高。反觀大盤,則是持續震蕩探底,并創出階段新低。出于“避險”的需要,近期大量資金流出銀行板塊,并帶動一批高位抱團股走弱。
關注成交量的變化
對于下周市場,業內人士認為,近期大盤持續探底,但中小盤題材股活躍度明顯增加。下周,投資者可繼續跟蹤科技股的動向。
中信建投證券建議關注醫藥行業五個領域的投資機會:1、中藥:頂層政策設計完備,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部分企業上半年業績超市場預期,看好下半年經營持續改善。2、疫苗:重磅品種市場空間廣闊,創新疫苗研發方興未艾。3、血制品:并購整合趨勢顯現,關注企業采漿規模及品種數量;院外價格治理影響有限,看好血制品板塊防御屬性。4、醫藥零售:經營穩健向好,比價政策影響有限。5、醫藥流通:多因素加速市場集中,頭部企業估值有望改善。
東莞證券認為,半年報披露即將結束,9月市場有望出現震蕩修復行情,投資者可關注下方均線支撐以及量能的變化。板塊方面,建議關注半導體、電氣設備、TMT、大消費等板塊。
華鑫證券一分析師告訴本報記者,本周大盤探底后出現反彈,資金風格出現明顯切換,表明主力機構調倉換股的意愿較強。下周,投資者應繼續關注成交量的變化,周五兩市成交額大幅增加至8766億元,如果這一放量能夠持續,短期大盤有望出現一波修復性行情,可重點關注消費電子、半導體、AI等板塊。記者 湯曉飛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