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市公司退市數量將創歷史新高 “良幣驅逐劣幣”有助市場發展
本報訊(記者 劉揚)隨著8月30日鵬都農牧摘牌,2024年前8個月上市公司退市數量已超去年全年。根據Wind數據統計,今年以來,上市公司退市家數為47家,其中,45家為A股退市,2家為B股退市。2023年則有46家退市,其中,A股45家,B股1家。加上目前共有7只個股因終止上市事項處于停牌狀態,今年上市公司退市數量有望超過2022年的50家,將創歷史新高。
統計進一步顯示,截至8月30日,上市公司退市總數為313家。2010年至2020年期間退市公司數量共計147家。2021年上市公司退市數量上升至23家。進入2022年,退市數量上升至50家,創下股市成立以來退市的最高峰。2023年退市數量高居不下,全年仍有46家上市公司退市。2022年和2023年迎來退市高峰,這與2020年12月31日發布的退市法規以及強化監管力度密切相關。滬深交易所于2020年12月31日正式發布了修訂后的各板塊《股票上市規則》《退市公司重新上市實施辦法》《深圳證券交易所交易規則》《上海證券交易所風險警示板股票交易管理辦法》等規則,自此,退市新規開始全面實施。
今年以來,上市公司退市力度明顯增強,其中“面值退”成為主流的退市方式,同時,因財務造假及業績連續虧損而退市的個股也相對較多,受到市場較高關注。從今年退市特點來看,47只退市股票中,屬于中央國有企業的有3家,分別為凱馬B、建車B和*ST同達,還有一家地方國有企業——*ST新紡。此外,在今年退市的上市公司中,最近一期每股凈資產為正的有37家,其中,最近一期每股凈資產高于1元面值的達17家,占比36.17%。
值得關注的是,在今年退市的47只股票中,有6只是非ST股票,剔除兩只B股后,非ST的A股退市股包括正源股份、中銀絨業、鵬都農牧、廣匯汽車,這意味著退市潮正在向非ST蔓延。根據Wind數據進一步統計,目前共有7只個股因終止上市事項處于停牌狀態,分別為*ST亞星、*ST深天、ST旭電、海印股份、*ST威創、ST鼎龍、*ST美尚。
寧波聚正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總監巫清登30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市場正在加速形成常態化的退市格局,有助于肅清市場中的劣質公司,促進市場的新陳代謝,實現優勝劣汰,從而提高整體上市公司的質量。這種變化有助于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從市場表現來看,本輪退市改革加大對公司內控、財務造假等打擊力度,有望進一步提升上市公司質量,長期來看,頭部企業及優質成長企業有望獲得更多認可。此外,拓展多元化退出渠道,支持上市公司之間吸收合并以及產業并購等配套政策,有望進一步落地。”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