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互動方毅受邀在國家數據局“數據大講堂”分享
8月19日,國家數據局舉辦2024年第4期“數據大講堂”,國家數據局黨組書記、局長劉烈宏,副局長沈竹林、陳榮輝、夏冰出席。國家數據局全體職工及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同志參加現場培訓,各省、市、縣數據管理部門觀看線上直播和錄播。每日互動董事長方毅受邀圍繞“時空行為大數據的跨領域應用”,匯報了公司在數據智能領域的實踐經驗。
本期“數據大講堂”邀請了每日互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方毅、企查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楊京、萬得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朱海峰,分別以《時空行為大數據的跨領域應用》《企業征信數據要素應用》《金融數據資源開發利用體會》為題進行授課,分享了相關數據領域發展現狀、數據開發利用路徑、數據應用場景案例等內容,介紹了數據開發利用實踐,并展望了未來數據產業發展,為大家了解數據產業現狀與發展趨勢,進一步做好產業生態培育,打造數據標桿企業提供了經驗借鑒。
“讓數好用,把數用好”是貫穿每日互動本次匯報的主題。方毅說道:“‘讓數好用’是指不僅要讓數據容易被用,且要讓數能夠合法合規地被用;‘把數用好’指的是使用效果好,但更重要的是把數據用在好的方面,推動‘數據向善’。”
“可被用”:分場景論證,封場景使用
方毅認為,由于數據要素具有無形性、可復制性及非排他性的特征,導致數據要素的確權工作非常困難。方毅借用一則阿凡提的故事形象地展示了這種特性。故事中飯館主人要求阿凡提為每天聞到的飯菜香付錢,而阿凡提則巧妙地用數錢的聲音告訴飯館主人,錢已經付過了。方毅認為,在這則寓言中,“飯菜香”和“數錢聲”都明顯具有數據要素的特點,阿凡提與店主人的爭論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當前數據要素確權及流轉過程中面臨的困境。

因此,對于業界仍舊存在的“不敢、不愿、不會”共享數據的態度,方毅建議要做到對數據的“分級、分類”管理和“分場景、封場景”使用并行。用機制保障分場景論證,用裝置保障封場景使用,從而做到“數據可用而不可見”,讓數據非必要不流轉,數據價值暢通流轉。此外,每日互動首倡了大數據聯合計算模式。該模式采用“中立區”“領事區”等計算方式,實現了不同量級數據計算中數據控制權和使用權分離,計算結果雙方確認后輸出而原始數據銷毀,真正在安全的前提下解決了“大”數據融合中效率和成本的問題,為數據行業發展修建了封閉的“高速公路”。
“易被用”:大數據的目的是要找到“小”數據
方毅介紹道,單從原始數據角度看,海量的數據其實是駁雜無序的,并且價值密度極低。只有通過有效的算法和建模,才可以減少干擾,挖掘出面向不同需求側進行關鍵決策所需要的“小”數據。

每日互動在這方面也有自己獨到的實踐。方毅匯報了公司已實現成熟應用的“百千工程”(人群特征濃度TGI)及向量化壓縮技術。方毅認為,如同血緣近的人有相似DNA,相似APP間也有相似“DNA”。“比如用戶使用過的APP,可以非常全息地展現不同用戶群體的特征。通過我們TGI計算,可以把不同群體線上應用偏好和線下生活場景進行深度刻畫,描摹出不同群體的特征,而通過我們的向量化壓縮技術,可以將計算數據壓縮到128維輸出,在不同的應用場景中,機器可以根據具體業務需求快速識別計算不同維度,而人并不能讀取這個數字。也正因此,數據的價值可以在人機隔離的前提下完全釋放。”這也真正實現了“數據可用不可識”的行業目標。
當前,數據要素已成為新質生產力的重要一環。區別于傳統數字化語境中的“硬件”和“軟件”,方毅認為在數據要素或者說數據智能的背景下,正在形成一種“數件”(Dataware)。與傳統的軟、硬件不同,“數件”的最大特征是基于海量的底層數據計算,它是算力、算法和算料三者共同作用的產物。也可以理解為它是一種直接以數據為主要成分的服務。方毅說道:“就比如我們正在推出的政策精準直達系統,雖然最后的載體是在電腦這些硬件上,或者一個網站、平臺等軟件上,但是這個產品的核心并不是以前信息化系統中的按鈕或者菜單功能,而是基于政策數據和企業數據,通過RAG技術最后計算出來的數據產品。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提供的這項服務就是一個典型的‘數件’。”
“效果好”:發揮數據要素乘數效應
方毅也提到,作為數據智能應用的先行者,公司積極響應“數據要素×”三年行動計劃,每日互動多個項目參加了“數據要素×”大賽并晉級,其中就有近年來成效顯著的“數智綠波”產品。

過去,在傳統模式下的城市交通治理,往往依賴于高成本、低效率的硬件感知設備,性價比不高。因此,過去兩年,每日互動基于持續服務眾多行業數智化轉型的經驗,聯合生態公司從算法建模入手,從龐雜的互聯網數據中挖掘對于交通管理有價值的道路數據。每日互動通過車、時、空算法模型,提煉出道路流量特征數據,為道路路口做了“千口千相”。方毅提到,“通過這樣的畫像,我們可以更加精準地分析每個路口的流量特征,提高信號燈配置的合理性,實現‘數智綠波’,讓車輛能在最優時間節點內通過路口,從而提升通行效率。”
截至目前,“數智綠波”產品已先后在浙江、安徽、山西等省份15個地區落地推廣,建設數智綠波帶近600條,協調路口超過2900多個,綠波公里數超過1000公里,道路平均通行效率提升20%以上。每日互動通過數智能力為政府有效節約“治堵”成本。尤其在杭州第19屆亞運會期間,頂住雙節和亞運觀賽人潮相匯的交通壓力,每日互動助力交警部門研發“亞運數字專用車道”。整個賽事期間,杭州亞運數字專用道99.2%的時間與社會車輛共享,在確保賽事班車通勤準點率100%、賽事“零延誤”的同時,最大限度“還路于民”。
“結果好”:安全合規,數智向善
方毅還提到,要實現“數智向善”,不僅要對數據進行分級、分類管理,對涉數企業也不能例外。期待有關部門能夠根據企業在市場中的角色地位和業務類型進行分級、分類。讓服務型、應用型、技術型數商各得其所,在數據要素產業鏈條上扎根更深,促進數據要素能量的流動、匯聚與迸發。
“讓數好用,把數用好”。數據要素從產業中來,最終也要回歸到產業中去。正如方毅所說:“我們將持續夯實自身治理數據的基本功,發揮多年來扎根垂直行業的服務經驗,將數據要素加工成可被用、易被用、效果好、結果好的‘數件’,讓更多傳統行業實現‘數據智能’。”讓數據要素動得起來,更要用得起來。讓我們共同期待,在每日互動等行業先行者的共同努力下,數據要素加速實現產業落地,為社會經濟轉型升級創造源源不斷的新質生產力。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