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場內部結構呈現兩極分化
近段時間,A股市場上股價創新高的公司家數和創新低的家數都較前期有所增長,也代表著市場內部結構的兩極分化。近期,銀行等大盤藍籌股表現相對占優。有券商認為,鑒于短期市場的不平衡結構或將持續,在倉位配置上維持謹慎態度。
華泰證券:
大盤股市場表現占優
降息周期中權益市場中期走勢取決于降息性質,本輪關鍵點在于降息能否避免經濟“硬著陸”。降息開啟后,美股、A股、港股成長或均強于價值,但市值風格無穩定規律,取決于美國、中國自身相對基本面。若美國經濟“軟著陸”且相對基本面強勢,美股大盤風格或延續。
行業上,受益于基本面、貼現率、資金面效應的共振,醫藥超額收益勝率和彈性或最優,其次是港股軟件與服務和A股食品飲料、美容護理;在降息推進至“深水區”后,地產鏈、資源品超額收益或隨分子端改善啟動。
降息或美債利率下行周期中,美股、A股、港股風格特征類似。第一,降息周期中成長相對價值占優,成長股的主體現金流分布在遠端,是長久期資產,在貼現率下行(尤其是美債利率下行)的環境中,估值抬升幅度較價值股一般更大,特別是大盤成長股和大盤價值股(如紅利股)。第二,貨幣政策周期對市值風格影響不明顯,更多受到相對基本面影響。對于美股,美元相對基本面(以美元指數或美國GDP占全球比重衡量)處于上行階段,大盤相對小盤占優。
1990年以來,9輪美債利率下行區間中,美股醫藥、TMT和消費行業占優:1.基本面效應。傳導順序由快到慢分別是醫藥等新興產業一級市場投融資和資本開支周期回升、地產及后周期需求改善、上游資源品漲價;2.貼現率效應。美股消費、醫藥、科技板塊對美債利率下行更敏感。A股和港股與美股類似,結合外資偏好,第一檔為醫藥;第二檔為港股軟件與服務和A股食品飲料、美容護理;第三檔為外資偏好(超配)行業。
華龍證券:
當前市場估值較低
7月經濟數據公布,總體平穩,但存在一定的分化。投資端,7月固定資產投資環比下降0.17%;1至7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6%。消費端,7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2.7%,較6月加快0.7%,環比增長0.35%;1至7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5%,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7.2%。出口端,7月出口同比增長6.5%,環比減少2.1%,7月全球經濟景氣一定程度轉弱,對此有所影響。
7月社融增量減弱,流動性預期維持合理充裕。央行數據顯示,2024年1至7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18.87萬億元,較2023年同期減少3.22萬億元。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12.38萬億元,同比少增3.27萬億元。7月社融新增人民幣貸款初值為-767億元,創出歷史新低,月新增社融規模為7724億元。7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395.72萬億元,同比增長8.2%。
另外,市場下調美國經濟衰退概率。美國7月零售銷售環比增長1%,超過市場預期的0.4%。美國8月10日當周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為22.7萬人,為7月初以來的最低水平,也低于市場預期。數據公布后,市場下調了關于美國經濟衰退的概率,其中,高盛將美國未來一年經濟衰退的概率從25%下調至20%。由于美國經濟衰退的預期下降,美股由弱轉強。
近期A股受到內外部因素共同影響,市場表現相對穩定,未出現連續大幅調整,一方面A股市場當前的估值較低,另一方面人民幣獲得較大幅度升值。政策效果有望在三季度后期逐步顯現,內需方面對經濟的支撐作用有望得到體現,外需層面因全球庫存周期處于補庫階段,疊加降息周期逐步開啟,有望穩定全球經濟,國內經濟增長將為A股市場提供基本面支撐,在外圍近期不確定影響因素落地的情況下,A股市場有望震蕩偏強,走出獨立行情。
行業及主題配置:1.政策導向帶來的市場機會;2.行業景氣提升機會。如據乘聯分會數據,7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87.8萬輛,同比增長36.9%,環比增長2.8%,零售滲透率達51.1%,首度突破50%;3.中報業績發布期,關注業績改善方向;4.美聯儲降息之前仍可關注周期、金融等方向。具體到行業方面,可以關注電子、TMT、汽車、機械設備、有色金屬、建筑材料、非銀金融、醫藥生物等。主題方面,可以關注“一帶一路”、新質生產力、碳中和、國企改革等。記者 張曌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