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重股護盤 大盤探底企穩 銀行股創新高提振市場信心
本周,受到銀行、煤炭、保險等板塊反彈影響,大盤在連續縮量調整后逐步企穩。上證綜指上漲0.60%,深證成指下跌0.52%,創業板指下跌0.26%,滬深300指數上漲0.42%。對于下周市場,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外圍市場逐步回暖,大盤有望探明短期底部,投資者在關注成交量變化的同時,可繼續跟蹤銀行、券商、保險、石油等板塊的動向。
滬指本周頑強收陽
周一至周三,大盤延續震蕩探底的走勢,兩市成交額連續低于5000億元。周四,大盤探底后放量回升,成交量明顯放大。周五,兩市成交額有所減少,上證綜指小幅收陽。從周線來看,上證綜指本周收出小陽線,周漲幅為0.60%。相比之下,深證成指、創業板指走勢偏弱,本周均小幅下跌。
滬深300指數本周上漲0.42%。同花順統計數據顯示,滬深300指數成份股中,本周漲幅前十位的分別是中煤能源、陜西煤業、以嶺藥業、招商輪船、海光信息、中際旭創、中信銀行、交通銀行、洛陽鉬業、華東醫藥,周漲幅分別為8.67%、7.25%、6.95%、6.75%、6.71%、6.60%、6.20%、5.60%、5.24%、5.18%;跌幅榜上,東方雨虹、東方電氣、邁為股份、華大九天、重慶啤酒、納思達、萬華化學、士蘭微、晨光股份、德業股份跌幅居前。
盡管創業板指本周小幅下跌,但個股活躍度有所提高。同花順統計數據顯示,創業板中,本周有19只股票漲幅超過30%。其中,博士眼鏡、清研環境、星星科技、凱普生物、世紀鼎利、富春股份、凱旺科技周漲幅超過50%。近日,Meta (美國互聯網公司)與雷朋聯合打造的Ray-BanMeta在社交網站上走紅,大廠商密集布局智能眼鏡類產品,相關概念股受到資金追捧。
銀行板塊領漲
從本周板塊表現來看,銀行、通信、煤炭、傳媒、非銀金融位居漲幅前五位。跌幅榜上,房地產、建筑材料、社會服務、基礎化工、商貿零售跌幅居前。
記者注意到,銀行板塊本周上漲2.66%。個股方面,中信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位居漲幅前五位,周漲幅分別為6.20%、5.60%、4.86%、4.79%、3.89%。值得一提的是,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股價本周創出歷史新高。
業內人士認為,銀行股近期創新高的原因主要有幾個方面:首先,銀行股長期以來處于低估狀態,市場對其價值的重新評估是推動股價上漲的重要因素。其次,當前市場處于震蕩調整中,銀行股因其穩健的分紅和避險屬性,成為資金的避風港。
某券商分析師告訴記者,據數據統計,截至二季度末,主動權益類基金重倉持有銀行股50.81億股,環比一季度末增加約5.52億股。重倉持有銀行股總市值為452.65億元,占主動權益類基金重倉持股總市值的2.70%,較一季度末環比增加0.37個百分點。同時,重倉持有銀行股市值占基金凈值比為1.29%,較一季度末也有所增長。
繼續關注權重股動向
對于下周市場,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外圍市場回暖,大盤短期有所企穩,投資者在關注成交量變化的同時,可繼續跟蹤銀行、券商、保險、石油等板塊的動向。
中原證券認為,股指中短期或繼續震蕩整理,投資者仍需密切關注政策面、資金面以及外部因素的變化,短線可關注通信、文化傳媒、游戲以及金融等行業的投資機會。
華創證券表示,智能眼鏡具備較強的便攜性和用戶基礎,能夠充分感知用戶的“視覺”和“聽覺”,具備較強交互性;此外,智能眼鏡與高端眼鏡品牌的合作也賦予其額外的社交屬性,有望成為下一代AI最佳落地終端之一。除Meta外,蘋果、小米等國內外大廠也紛紛布局AI眼鏡,有望驅動產業鏈成熟并有效提振行業信心。
華鑫證券一分析師告訴本報記者,近來,外圍股市逐步回暖,截至周四收盤,道瓊斯指數周漲幅為2.70%,納斯達克指數周漲幅為5.07%,而日經指數本周上漲8.67%。下周,投資者應繼續關注成交量的變化,如果兩市成交額能持續回到7000億元之上,大盤有望構筑中短期底部。記者 湯曉飛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