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IPO公司觸線“清倉式”分紅后撤單 保薦機構現頭部券商身影
今年A股的IPO撤單數量仍在增加。Wind數據顯示,5月份以來,已有83家擬在上交所IPO的公司申請撤回上市申請文件?!洞蟊娮C券報》記者不完全統計發現,其中部分公司存在突擊“清倉式”分紅情況,而在它們身后的保薦機構中,不乏頭部券商(按2023年營收排名)的身影。
撤單公司觸線“清倉式”分紅
6月份,由中金公司保薦,原擬登陸科創板的中圣科技向上交所撤回了上市申請文件。招股書顯示,中圣科技擬募資20億元,其中有4.1億元將被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占募資總額的比重約為20.5%。
2020年至2022年,中圣科技的業績表現不錯,歸母凈利潤從1.26億元猛增至7.87億元。報告期三年內,公司進行了大手筆的現金分紅,累計總額達到8.03億元,占同期歸母凈利潤的比例約為70%。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在2020年分紅6.49億元,是同期歸母凈利潤的5倍。
按照上交所的最新規定,中圣科技先大手筆分紅后募資補流的行為,將令其被納入發行上市負面清單進行重點核查。今年4月,上交所新增的發行上市負面清單中給出了突擊“清倉式”分紅的認定標準,其中就包括公司報告期三年累計分紅金額占同期凈利潤比例超過50%且累計分紅金額超過3億元,同時募集資金中補流和還貸合計比例高于20%。
早于中圣科技一步按下上市終止鍵,由中信證券保薦的中智股份則符合突擊“清倉式”分紅的另一個認定標準——報告期三年累計分紅金額占同期凈利潤比例超過80%。中智股份主營業務為人力資源服務,2019年至2021年,公司分別進行現金分紅3.42億元、22.21億元、9.74億元,累計分紅金額超過35億元,占同期歸母凈利潤比例高達136.5%。
此外,今年5月份向上交所申請撤回上市申請文件的恒達智控、英特派也存在突擊“清倉式”分紅的情形。它們背后的保薦機構分別是中信建投和華英證券。
一年前的問詢函至今未回復
有公司雖然沒有終止IPO之旅,但也存在突擊“清倉式”分紅的情形。
同樣由中信證券保薦的海灣化學2022年上半年曾大手筆分紅15.77億元,加上2019年至2021年用于分紅的17.3億元,公司累計分紅金額占同期歸母凈利潤比重超過80%。需要注意的是,在2023年7月被上交所問詢后,一年多時間過去了,至今沒有等到海灣化學的回復,而在今年5月,海灣化學因未完整披露員工持股平臺股權質押解除情況,且公司多項會計核算存在不準確情形,被上交所予以監管警示。
小方制藥則是在2023年年底就已經取得了上市注冊批復,但此后公司卻始終沒有發行上市。2019年至2021年,小方制藥每年的分紅金額均超過當年的歸母凈利潤。
上述兩家公司上市進程遲遲沒有推進的原因是否與存在突擊“清倉式”分紅的情形,而被納入發行上市負面清單進行重點核查有關?就此疑問,記者分別致電海灣化學和小方制藥董秘辦,前者辦公電話始終無人接聽,后者工作人員則表示“董秘沒有固定電話,無法轉接”。
記者 陳陟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