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上市公司推動重整
7月31日,ST聆達發布公告稱,公司于7月31日收到六安中院送達的《決定書》,公司債權人金寨匯金以公司不能清償到期債務,明顯缺乏清償能力但具備重整價值為由,向法院申請對公司進行重整,并申請啟動預重整程序。8月1日,ST中裝亦發布關于收到啟動預重整及指定管理人決定書的公告。
根據Wind統計,8月1日,*ST步高、ST迪馬、赫美集團、*ST中利、*ST景峰、*ST金科等公司均發布了關于重整進展的相關事項。其中,*ST金科表示,接重整管理人通知,在市場化招募和遴選重整投資人公告發布后,繼收到中金資本運營有限公司參與重整投資的意向函后,深圳市招商平安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已參與重整投資的報名并繳納完畢足額保證金,其他重整投資人報名工作正常持續推進中。
截至目前,尚處于預重整、重整階段(包括申請、被申請與受理階段)的上市公司共有30家,尚未遴選確定重整投資人的上市公司共有26家。其中,7月新增ST高鴻擬申請進入預重整程序;*ST景峰、東方集團、金剛光伏被受理進入預重整程序;ST聆達被債權人申請重整。
今年以來,使用破產重整成為績差公司挽救退市危局的方法之一。比如,7月3日,*ST景峰發布關于法院受理預重整的公告。自7月3日至8月1日,*ST景峰股價已經在22個交易日內出現21個漲停,累計漲幅為193.06%,累計換手率為42.75%,股價從7月3日的0.76元/股漲至1日的2.11元/股。
實際上,破產重整也并非救命稻草。5月7日,ST迪馬跌停至0.90元/股,當日該公司收到通知,控股股東與重慶市江南城市建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簽訂了《戰略投資框架協議》,擬通過司法重整化解債務危機。此外,ST迪馬還推出增持方案,控股股東或其一致行動人計劃自5月15日起6個月內增持金額在3000萬元至5000萬元之間。不過,多重自救方案仍未扭轉該公司的退市局面。8月1日,ST迪馬公告稱,終止上市暨摘牌日為2024年8月7日。
此外,今年以來,*ST洪濤的股價多次跌至1元/股以下,彼時*ST洪濤希望通過司法重整,積極引入外部產業投資者,加大產業協同和轉型的力度。但受限于行業環境等多重因素,*ST洪濤自7月1日起停牌,且其7月30日公告顯示,法院裁定不予受理*ST洪濤重整申請。
值得一提的是,也有公司完成重整就被退市。比如,天翔退于2021年7月9日完成重整,就于2021年8月退市,因公司未能于2021年5月12日提交保薦機構出具的恢復上市保薦書,深交所向公司出具了不予受理公司股票恢復上市申請和擬決定終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的通知。
“天翔退的重整投資人雖然拿到了股票,但股票失去流動性。天翔退的案例也體現證監會在上市公司監管過程中的公平公正,只要重整符合相關規定就批了重整的路條,但對于不符合恢復上市條件的也絕不姑息。上市公司破產重整正在趨于常態化、市場化,但完成破產重整只是‘活下去’的第一步。長遠來看,重整方案是否兼顧了各方利益、各類治理風險是否出清、引入的產業投資人管理水平高低、新注入資產的盈利能力強弱,是決定公司能否‘活得好’‘活得久’的關鍵。”1日一位市場人士分析認為。
記者 劉揚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