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了批文卻沒能上市 科志股份受華西證券“拖累”?
近日,因未能在IPO注冊批復有效期屆滿前完成發行,新三板企業科志股份(870804)沖擊北交所“夢碎”后,重新在新三板復牌交易。
根據科志股份公告,由于公司申請公開發行股票注冊批復有效期已于2024年7月20日屆滿,華西證券被暫停保薦資格尚未恢復,目前不具備啟動發行上市的客觀條件,因此未能及時完成發行。
公開資料顯示,華西證券是科志股份此次IPO的保薦機構,今年4月底,華西證券因在保薦金通靈定增項目的執業過程中存在盡職調查工作未勤勉盡責、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上市保薦書存在不實記載等問題,被江蘇證監局暫停保薦業務資格6個月。
《大眾證券報》注意到,籌劃上市的過程中,科志股份對發行底價“搖擺不定”,曾四度調整發行底價,最終在2023年9月更改為“后續詢價或定價產生的價格作為發行底價”。
科志股份屢次更改發行底價是何原因?華西證券被暫停保薦業務資格又是否為科志股份上市失敗的主要原因?對此,《大眾證券報》記者多次致電并致函采訪華西證券,但對方始終回應“未收到采訪函”,并表示“就不對此發表評論了”。
資料顯示,早在2023年7月,科志股份就拿到了中國證監會同意注冊的批復,令市場沒有想到的是,雖然已經走到了“門口”,但公司最終卻無緣上市。
實際上,受華西證券領到罰單影響的或許不止一家公司。
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華西證券共保薦了4個IPO項目,其中主動撤回3個,剩余的1個處于中止審查狀態。主動撤回的項目中,眾邦股份和六淳科技均在華西證券收到行政監管措施事先告知書后的一個月內相繼撤回IPO申請文件。
彼時,已經走到了提交注冊階段的佳馳科技雖然沒有選擇立即撤回,但在不久后,公司的IPO還是按下了暫停鍵——被中止發行注冊程序,據上交所披露的信息,原因指向華西證券“被中國證監會采取限制業務活動的監管措施”。

(上交所披露的相關信息)
投行業務的波動已經對華西證券今年上半年的業績產生了影響。7月9日,華西證券發布了2024年半年度業績預告,公司預計今年上半年實現歸母凈利潤3500萬元至4500萬元,同比下降超過九成。對于業績變動的原因,華西證券解釋為:“2024 年上半年,公司經紀及財富管理業務收入下滑;投資業務波動較大,相應收入下降較多;存量金融資產當期計提減值損失同比增加。”
記者 陳陟 實習記者 黃琴琴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