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自立自強 新質生產力方向蘊含投資機會
在全球科技創新的大潮中,我國正加速推進科技自立自強戰略,以實現新質生產力的飛躍。券商認為,這一轉變不僅體現了國家對科技發展的高度重視,也為投資者揭示了新的增長點和投資機遇。也有券商認為,我國不斷加大對科研的投入,鼓勵企業自主創新,同時優化創新環境,吸引海內外人才,可以重點關注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生物科技等領域。
華龍證券:
政策催化新質生產力機會
2024年上半年,我國GDP同比增長5%,持平于全年目標增速。今年上半年,經濟總體平穩增長,為下半年實現經濟增長預期目標打下了基礎。不過,要實現預期增長目標仍要面臨國內有效需求不足等問題,下半年提振內需仍是經濟增長關鍵。
A股市場一季度表現較好,一季度經濟超預期增長是其重要原因之一;二季度市場對于經濟預期下調,PMI邊際下行,內需不強,疊加外部貿易摩擦升溫,導致市場出現階段調整。上半年經濟獲得5%的增長,與年初制定的經濟增長目標值持平,為達成年度經濟增長目標,下半年政策可能會進一步加碼,內需有望改善帶動上市公司業績預期向好,疊加外需韌性,基本面預期改善,將支撐市場運行。
行業及主題配置方面:1.政策催化的市場機會。國常會研究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國家藥監局加大對創新藥和醫療器械研發的支持力度。科技自立自強,發展新質生產力等蘊含的投資機會。2.行業景氣持續改善機會,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增長34.3%,光伏產業鏈增勢良好,房地產行業數據呈現邊際改善。其中,關注“出海”端有望持續受益的行業,如電子、TMT、汽車、機械設備、有色金屬、建筑材料、非銀金融、醫藥生物等。主題配置關注:“一帶一路”、新質生產力、碳中和、國企改革等。
萬聯證券:
新質生產力具有高科技特征
近期,我國政策再次強調發展新質生產力,提升全要素生產率。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我國2024年的政府首要工作任務,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政策再次強調要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體現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性。新質生產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以全要素生產率大幅提升為核心標志。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健全相關規則和政策,加快形成同新質生產力更相適應的生產關系,促進各類先進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集聚,大幅提升全要素生產率。
投資建議上,智能化主線建議關注人工智能賦能傳統產業升級、生成式人工智能發展以及人工智能治理體制的建設;數字化主線建議關注數據確權、數據交易、數據治理、數據基礎設施建設和數據跨境流通平臺的建設;信創主線建議關注集成電路、基礎軟件、工業軟件等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以及基礎軟硬件自主可控滲透率的提升。
華安證券:
新質生產力催化正當時
二季度經濟數據走弱提升宏觀政策力度預期,市場風險偏好有所回暖,積極因素正在積累,后續重點關注月底政治局會議定調。配置上,人工智能、設備更新、低空經濟等新質生產力機會催化正當時。同時,短期維度繼續把握汽車、房地產階段性機會。中期維度堅定景氣方向,短期調整提供布局契機,包括有色、公用事業、煤炭、農牧。
關注受政策催化相關的成長類行業,如電子、軍工,以及市場風險偏好整體提振下前期超跌的消費類行業,如農牧、食飲、醫藥。后續配置思路上,需要繼續重視新質生產力主題演繹機會,同時經濟運行弱勢提升了宏觀政策的期待,而地產也有望出現新的政策出臺契機。可以關注兩條主線:1.人工智能、設備更新、低空經濟等方向。2.短期維度,關注汽車、房地產。記者 張曌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