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輪動的風“吹”到了北交所 北證50指數17日大漲7.2%
繼前一日上漲2.68%、收復700點后,7月17日,北證50指數再次放量上漲7.2%。市場人士認為,近期市場交易風格有逐步轉向科技、成長屬性中小盤股的趨勢。此外,北交所公司披露的半年報業績預盈及回購利好具有支撐力,本輪行情基于估值的修復需求,有一定的合理性基礎。
7個交易日累計上漲9.71%
北證50指數近日迎來觸底反彈。7月8日,北證50指數收于667.15點,比上一波低點(2024年2月5日)743.74點低76.59點,較上一個歷史低點(2023年10月23日)706.57點低39.42點。7月9日,北證50指數最低觸及658.17點歷史低位,當日收于676.13點,上漲1.35%。
17日,北證50指數再次放量上漲7.2%,截至收盤,成交總額為129.76億元。近7個交易日內,北證50有6個交易日收陽,累計上漲9.71%。
對此,有市場人士分析認為,近期市場交易風格有從注重紅利、穩定屬性的大盤股逐步轉向科技、成長屬性的中小盤股的趨勢。北交所作為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重要平臺,其上漲行情可能受益于投資者交易風格切換的影響。近7個交易日,兩創板也走出一波修復行情。
9家北交所公司中報預盈
此外,半年報業績和回購利好也在一定程度上對估值提供了進一步的支撐。目前,249家北交所公司均已預約半年報披露時間,7月下旬將有公司發布半年報。
自國航遠洋于6月18日率先披露預增的中報預告后,截至17日,共計9家北交所公司披露了中報預告。已披露業績預告的9家公司業績均實現預盈,其中,海達爾、易實精密、常輔股份、鐵大科技、錦波生物、國航遠洋、雅葆軒等6家公司中報業績預增,長虹能源、并行科技2家公司業績預計扭虧,雅葆軒預計續盈。
長虹能源預計今年上半年度實現凈利潤8000萬元至9000萬元,較上年同期虧損8158.08萬元的業績實現扭虧。公司表示,今年上半年度,堿錳電池業務收入和利潤穩步增長,鋰電行業回暖,銷售規模同比大幅提升,公司大力拓展國際業務,銷售收入同比增長盈利能力同比大幅改善,同時受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貶值影響,公司盈利水平同比提升。
并行科技在業績預告中稱,預計今年上半年度實現凈利潤300萬元至450萬元,實現扭虧,上年同期凈利潤虧損3980.92萬元。并行科技表示,業績扭虧主要由于算力服務市場持續增長,公司規模效應逐漸顯現;運營效率持續提升;以及算力資源利用率提升這幾個主要原因。
除了上述2家公司業績預計扭虧外,在其余的7家公司中,有6家公司業績實現預增。以業績預增幅度下限來看,國航遠洋、錦波生物、海達爾3家公司業績預增幅度位列前三甲,業績預增幅度最低分別為263.27%、165%、151.34%。
海達爾17日披露半年度業績預告顯示,今年上半年度預計實現凈利潤3100萬元至3200萬元,較上年同期的1233.38萬元增長151.34%至159.45%。
易實精密預計今年上半年度實現凈利潤3150萬元至3250萬元,較上年同期的1860.67萬元增長69.29%至74.67%。
此外,近期多家北交所公司先后宣布回購計劃,不少公司的回購股份將用于注銷,以期穩定股價表現,對投資者信心形成一定支撐。
近日,方大新材發布公告稱,已回購29.28萬股,占回購前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 0.23%。公司已于7月11日辦理完畢上述回購股份的注銷手續。建邦科技近日公告稱,已回購3.38萬股,占回購前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0.05%。上述股份已完成注銷手續。
專精特新企業或存投資機會
Wind統計數據顯示,本月以來,奧迪威、晶賽科技、康比特、廣脈科技、惠豐鉆石、三元基因、無錫晶海、科達自控、蘇軸股份、機科股份、慧為智能、鴻智科技、力王股份、漢維科技、天馬新材等16家北交所公司接受了機構調研。其中,奧迪威、晶賽科技獲超過30家機構的調研。
奧迪威在接受調研中,向參會單位及人員介紹了公司重要在研項目“無鉛壓電新材料技術”取得的階段性成果,就無鉛壓電新材料的行業發展情況與投資者進行交流。
晶賽科技在接受調研時表示,目前國內石英晶振市場要求國產化替代加速推進,公司將抓住此波契機,積極應對國產化晶振需求產品,迎接新一輪需求的增長。
開源證券諸海濱北交所研究團隊在北交所策略專題報告中分析認為,“315”(PE15倍上下、營收增長在15%上下、市值10億元至15億元)或為成長型投資潛力企業。新興行業背景下的專精特新企業,預計下半年將有布局發展和市場投資的機會。
“截至7月16日,北交所43%的個股市盈率小于20倍,板塊整體具備配置性價比。即使經過修復性上漲,今年以來,北證50指數跌幅仍近30%,還是大于其他板塊?!庇惺袌鋈耸勘硎荆氨苯凰鳛樾略O市場,各方對高質量建設北交所具有良好預期。隨著高質量建設北交所的持續推進,市場對后續北交所的改革發展預期總體偏樂觀,看好后續發展機遇?!庇浾? 朱蓉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