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發現】諾瓦星云:國內顯控領域龍頭持續擴張
諾瓦星云(301589)是國內LED(發光二極管)顯控和視頻處理系統龍頭。過去三年,公司LED顯控系統營收增速顯著高于行業和競爭對手,獲客能力強。目前公司國內市占率處于絕對領先。經測算,2023年公司在國內LED顯示控制和視頻處理系統市場的占有率約為68%,單視頻處理系統的國內市占率超過50%。
公司深耕LED顯示控制和視頻處理,海內外市場高速增長。2023年,公司產品收入結構為LED顯示控制系統47.2%、視頻處理系統41.7%、基于云的信息發布與管理系統5.2%、配件及其他4.8%。分地區看,境內業務實現營業收入25.80億元,同比增長41.54%;境外業務實現營業收入4.74億元,同比增長35.05%。
超高清及MLED(微型發光二極管)使得下游應用場景不斷豐富,顯示控制和視頻處理系統細分市場規模逐步增長。據高工咨詢,我國LED顯示屏行業市場規模2019年為659億元,疫情以來市場規模逐年下滑。受疫情及下游終端應用影響,2022年中國LED顯示屏市場規模為493億元,預計2024年會增長至634億元。隨著5G+8K技術的發展和商業應用不斷成熟,MLED市場規模有望迎來快速成長。LED顯示屏行業的快速發展將為視頻圖像顯示控制行業發展帶來極大的增長動力。銀河證券測算,2027年全球視頻處理設備市場空間約84億元,2023年至2027年復合年增速超過35%。
公司加大研發投入,維持競爭優勢。2023年,公司研發投入4.42億元,同比增長38.47%。截至2023年底,公司擁有境內專利983項(其中發明專利519項)、境外專利17項(其中發明專利16項)、軟件著作權200項、集成電路布圖設計9項。公司現有高精度全灰階亮色度校正技術,微小間距LED顯示屏畫質引擎技術,支持多圖層、多屏幕管理的高同步性視頻處理技術,基于符合人眼視覺特性的智能圖像色彩處理技術及超分辨率重建技術,顯示屏集群高精準度故障智能識別技術等核心技術。COEX系列控制系統、顯示屏云服務解決方案等多個項目也在開發驗證中,公司核心優勢有望繼續保持。
公司與行業龍頭客戶深度綁定,形成進入壁壘。公司獲得利亞德、洲明科技、艾比森、強力巨彩、聯建光電等LED行業龍頭和海康威視、大華股份等安防行業龍頭等客戶的持續青睞。下游客戶轉換成本較高,對供應商有較強黏性。現有高品質客戶集群,為鞏固既有市場、開拓新市場帶來便利,而且也有利于公司持續推進下游行業的深度開發。
前瞻布局MLED裝備及芯片,持續拓展公司收入邊界。隨著應用規模的增長,傳統LED出廠后拼接再校正的方式已無法滿足規模化、標準化的需求。公司推出行業首款MLED裝備,推出全自動Demura(逐點亮色度校正)設備、MLED墨色分檔系統、MLED多角度檢測系統等,實現MLED顯示屏點亮、檢測、校正、返修等全流程的智能化管理,助推生產標準化、規模化制造。目前,檢測設備已于2022年成功批量應用于MLED生產。公司還從顯示應用端入手,將深耕多年的控制邏輯與核心算法植入到其推出的行業首款“MLED顯示ASIC(專用集成電路)控制芯片”和“MLED顯示高速接口芯片”,助力消費領域的使用。隨著MLED向手機、車載等領域持續滲透,公司MLED相關業務有望持續增長。
業務有望繼續擴張,公司發展未來可期。公司募集資金將用于諾瓦光電顯示系統產業化研發基地項目、超高清顯示控制與視頻處理技術中心項目、信息化體系升級建設項目和營銷網絡及服務體系升級等項目投資,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對公司業務創新、創造、創意性發揮支持作用,進一步提高公司未來業績回報。
山西證券表示,公司自成立以來聚焦于視頻和顯示控制核心算法研究及應用,目前已成長為全球極具競爭力的LED顯示解決方案服務商。預計公司2024年至2026年營業收入分別為42.67億元、57.69億元、76.59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9.07億元、12.87億元、18.15億元,對應每股收益分別為17.67元、25.05元、35.34元。考慮到公司在視頻圖像顯控領域的龍頭地位、與下游重要客戶的關系,以及在MLED領域的前瞻布局等因素,預計公司市占率會保持提升態勢,未來會持續受益于下游應用場景的豐富、MLED發展及超高清視頻的發展,首次覆蓋給予“買入-A”評級。
銀河證券表示,公司是國內LED顯控和視頻處理系統龍頭,技術、芯片、設備、客戶優勢突出,受益于超高清視頻普及、視頻處理系統集成化、虛擬技術快速應用、顯示屏間距加速微縮化。預計公司2024年至2026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8.33億元、50.68億元、67.26億元,同比增長25.49%、32.24%、32.70%;分別實現歸母凈利潤8.08億元、11.39億元、15.55億元,同比增長33.16%、40.87%、36.59%。公司合理每股價值區間為250.03元至377.71元,對應市值區間231億元至349億元。首次覆蓋,給予“推薦”評級。
記者 劉希瑋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