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只可轉債即將到期 時間價值對定價產生負面影響
本報訊(記者 劉揚)受7月16日到期影響,7月10日,盛路轉債收報于143.36元/張,下跌20%,全天成交10.04億元。值得注意的是,7月11日為盛路轉債最后交易日,7月12日至7月16日,盛路轉債持有者可以將盛路轉債轉換為公司股票,目前轉股價格為6.75元/股。7月16日收市后仍未轉股的“盛路轉債”將被強制贖回。截至7月10日收盤,盛路轉債的轉股溢價率為79.87%,若投資者不及時操作可能面臨虧損。
除了盛路轉債,7月還有德爾轉債、萬順轉債、橫河轉債、凱中轉債分別于7月18日、7月20日、7月26日和7月30日到期;此外,蘇農轉債、嶺南轉債則分別將于8月2日和8月14日到期。
據橫河精密的公告信息,公司于2018年7月26日公開發行了140萬張可轉換公司債券,每張面值100元,發行總額1.40億元。本次發行的可轉債期限為自發行之日起6年,即2024年7月26日,橫河轉債將迎來到期日。根據相關規定,在本次發行的可轉債期滿后五個交易日內,公司將贖回全部未轉股的可轉債。具體贖回價格,公司將以可轉債票面面值的110%的價格向投資者贖回全部未轉股的可轉債,即橫河轉債到期合計兌付110元/張。
截至7月10日收盤,橫河轉債的價格為289元/張,轉股溢價率高達243.21%,若投資者不及時操作可能面臨虧損。此外,由于橫河轉債屬于“雙高”轉債,相關持有人還需要注意轉債“殺溢價”風險。
通常而言,轉股、有條件贖回、到期贖回、回售為降低轉債余額的主要途徑;多數轉債在存續期觸發強贖條款后,發行人行使強贖權促使大面積轉股,但2023年轉債到期贖回的數量明顯增加,這主要是因為2023年出現了正股退市導致轉債退市的現象。
“未來兩年到期的轉債較多,時間價值可能對市場定價產生負面影響。根據轉債時間價值的變動,最后兩年轉債的定價衰減速度會加劇。隨著2024年、2025年進入最后兩年的數量顯著增加,轉債剩余期限這一指標的影響力將會逐漸凸顯,這部分轉債的定價將會顯著壓縮。從整體轉債市場的角度來說,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市場的整體定價。目前看,估值的衰減不是線性的,投資者可以主要關注剩余期限2年以內或者3年以內的標的。”興業證券固定收益首席黃偉平分析認為。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