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手”培訓:保駕護航低空經濟
6月22日,在南京浦口區浦濱路和西江路交匯處的一塊空地上,一架架無人機正騰空而起,手持遙控器的“飛手”(無人機操控員)學員正聚精會神地操控著無人機旋轉、穿越……不遠處,一個小麥色皮膚、長發干凈利落盤在腦后的女孩正目不轉睛地注視著場上的一切。
女孩名叫王慧,她不僅是一位女性“飛手”,還是一位“飛手”的培訓教練,同時也是江蘇民航無人機培訓中心的負責人。
“今年是我從業的第11年了。”王慧告訴《大眾證券報》記者,該培訓中心是江蘇省首家、南京市唯一一家中國民航無人機飛行執照考試中心,由南京邁杰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邁杰科”)運營,目標是讓低空經濟的入局者“持證上崗”。
持證上崗:
無人機操控員執照成“敲門磚”
大學畢業實習的時候,王慧就進入了無人機行業,這些年來完成了多輪角色轉換,從最開始的助理,到“飛手”,再到負責培訓“飛手”的教練。如今,除了業務方面的工作,王慧還要承擔整個培訓中心的管理工作。
今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規定,操控小型、中型、大型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的人員必須具備相應的執照。在王慧看來,相關政策的出臺,讓取得“飛手”執照成為邁入低空經濟大門的“敲門磚”。
“飛手”執照考什么?怎么考?
據王慧介紹,無人機操控員執照考試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針對原理知識的理論考試,另一個就是操縱無人機的實操考試。培訓中心的考試時間固定在每個月的22號和23號這兩天,考試通過率分等級,難度較高的超視距等級的通過率在80%左右,視距內等級的通過率在95%以上。
“我們中心既是培訓的場地,也是考點,正式考試時,因學員對環境比較熟悉,操作起來也更加得心應手。”王慧表示,雖然在她所在的培訓中心報名后的考試通過率比較高,但學員也要參加脫產15天左右的集中培訓,以確保學習質量,“無人機飛行容不得半點馬虎。”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按等級劃分,無人機操控員執照可分為視距內駕駛員、超視距駕駛員(機長),每個等級又分別對應4種無人機機型,分別是多旋翼無人機、固定翼無人機、無人直升機、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而按照空機重量,又可分為小型、中型、大型無人機。通常,“飛手”的培訓周期約為一個月。
從培訓過的學員來看,一些高校的無人機專業的學生,以及消防、公安和電力巡檢等行業人士對“飛手”培訓都有很大需求,“現在很多在低空經濟領域有業務布局的企業也急需配備‘飛手’。”據王慧介紹,其所在的邁杰科已累計為社會輸送了上萬名持證的無人機操控員。
保駕護航低空經濟:
“飛手”培訓考試需求井噴
除了常規的培訓項目,培訓中心還有更高等級的執照培訓——“飛手”教員,而考取教員執照的前提是要取得超視距等級的執照。提到這里,王慧眉毛上揚,驕傲地說:“‘飛手’的教員資質培訓,全江蘇省只有我們這里有。”
一部分考取了教員執照的學員會選擇留在培訓中心工作,但王慧強調,并不是有了教員執照就能進行教學,培訓中心會對這些學員進行3到5個月的崗前培訓,培訓合格之后才能進行獨立教學。
“一方面是為了保障教學質量,另一方面是為了保障人員和設備安全,這要求教練必須有足夠的經驗積累。”王慧告訴記者,正因如此嚴格,才讓培訓中心的設備事故率始終保持在極低的水平,一年之內出現摔機情況的次數僅為個位數。
在培訓中心,人才培養是重中之重。除了對教練資質的重重把關,培訓中心還專門提供資金給教練去鉆研自己喜歡的無人機應用場景,如航拍、巡檢、無人機表演等,以提高自身的能力。同時,培訓中心也會和一些開設了無人機專業的院校進行合作,引進優秀人才的同時,將培訓好的優秀學員輸送給合作的企業。
5月中旬,在南京舉行的低空經濟發展大會上,《南京市促進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4—2026年)》正式發布。《實施方案》明確了未來三年南京市低空經濟的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其中,發展目標就包括建成3個以上試飛測試場和操控員培訓點。
“現在來我們這參加培訓的人數是之前的好幾倍。”王慧告訴記者,這兩年無人機行業的快速發展,也給培訓業務帶來了比較大的變化,“以前每期培訓人數約為30人,現在每期的培訓人數保持在100人以上。”
低空經濟的火熱引發了“飛手”培訓需求的井噴。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在江蘇民航無人機培訓中心參加考試的人數累計已達5000人左右。
“人們時常會擔心無人機飛行的危險性,而我們在做的就是為每一次無人機飛行‘保駕護航’。”在王慧看來,正因為有了一個個站在無人機背后的優秀“飛手”,才讓這些“小家伙”們能夠自在地縱橫低空。
記者 陳陟 實習記者 黃琴琴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