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供強需弱仍有韌性
2024年上半年棉花行情可總結為“豐滿的理想,骨感的現實”,給市場更多的是“驚”,而非“喜”,其價格走勢以4月中旬為分水嶺,具體可以分為以下四個小階段。
第一階段:2024年1月至4月中旬,棉價高位徘徊。因去年末國內終端紡服出口消費數據環比利好,以及下游需求邊際修復,訂單下達表現良好;棉紗市場購銷持續回暖,紡企節前排單緊湊,部分紡企訂單排至年后,市場看漲氛圍濃郁。此外,雖然3月訂單顯示有所萎靡,但對于“金三銀四”仍有期待,疊加棉農新年度種植意愿的調查結果顯示同比減少的影響,同時受到美棉逼倉05合約的影響,棉價仍在萬六上方運行,但疲態稍顯。
第二階段:2024年4月中旬至5月中旬。棉價開啟2024年第一輪下跌。由于年前外貿訂單回流以及國內需求恢復的紅利期已經結束,訂單前置的弊端暴露。雖然處于種植窗口期,然而天氣形勢整體利于棉花的播種與生長。供給及需求雙弱格局沉重打擊了市場信心,棉價開啟了年內的第一輪大幅下跌,09合約收盤價首次跌破萬五大關。
第三階段:2024年5月中旬至5月底。受到外盤棉價上漲影響,鄭棉迎來一波觸底反彈。新疆部分植棉地區出現沙塵暴、冰雹等自然災害影響,與多頭情緒形成小幅共振。但受制于“金三銀四”表現不佳,市場悲觀情緒籠罩,導致棉價上行空間小、時間短。
第四階段:2024年5月底至今。因預計新年度供應呈現寬松格局,疊加宏觀上美聯儲降息屢屢推遲打壓歐美需求預期,同時下游負反饋持續存在,鄭棉破位下跌,震蕩尋底。
今年全球棉花供需大基調為供強需弱,這也限制了今年棉價的高度。雖然國內調研得出豐產的結論,但不能忽視與機構預期減產的差異,尤其在今年種植面積縮減的大背景下,后期的天氣因素依然會影響單產,國內總產尚未成定數。我們也需要看到終端國內紡服消費的緩慢復蘇,在無新的重磅利空出現的前提下,棉價仍有一定的韌性,夏聽雨聲冬觀雪,陣痛之后便是新生。
姚禹(華安期貨)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