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低負債高收益經營策略 蘇寧環球:“房地產+醫美”雙輪驅動

2023年,房地產行業面臨深化調整,房地產業務收入占據七成營收的蘇寧環球(000718)業績出現下滑。2024年已快過半,公司目前的經營狀況如何?“房地產+醫美”的雙輪驅動模式能否在今年為公司的業績帶來增長?《大眾證券報》記者近日以股東的身份參加了蘇寧環球的股東大會,并在會后就經營情況等與管理層進行了深度溝通。
資產負債率達到近年來最低水平
“公司堅持低負債高收益的經營策略。2023年,公司資產負債率為35.29%,扣除合同負債后的資產負債率僅為30.48%,達到公司近年來最低的資產負債水平。”會上,董事長張桂平表示,“公司在保障房地產業務經營業績持續發展的基礎上,打造雙輪驅動的經營模式,著力提升醫美板塊。”
財報顯示,2023年度,蘇寧環球實現營收21.13億元。分行業來看,房地產業仍是公司最主要的業務,報告期內,該業務實現營收16.11億元,占營收總額的76.21%。
不過,受部分項目股權處置損益帶來的虧損、商譽計提減值、建設工程保證金損失及逾期繳納形成的違約金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報告期內,公司實現凈利潤1.82億元,同比下降49.12%。其中,建設工程保證金損失及逾期繳納形成的違約金合計1.33億元,占利潤總額的49.40%。
對此,公司財務總監劉得波對本報記者解釋道:“違約金主要是蕪湖多個項目退地產生的。市場環境和當初預期差異較大,繼續開發建設可能會面臨市場無法消化,所以公司決定把地退掉,規避未來經營風險。”不過,他同時表示:“公司儲備地塊還有1000多畝,未來將堅持有序開發,保持業績穩健。”
談及核心競爭力,公司董秘蔣立波表示:“公司在土地成本方面有突出的優勢。此外,公司在財務管理方面、現金流方面都有保障,資產的負債率在地產業上市公司中處于較低水平。”
醫美產業有望獲得亮眼表現
除了保障房地產業務業績的持續穩健發展,醫美業務近年來的營收占比正在逐步增長。
2023年度,公司醫美及生物醫藥業務實現營收1.98億元,占營收總額的9.38%,營收及占比較2022年度均有所提升。
“公司目前擁有5家醫美機構,南京醫美旗艦店今年即將開業,無錫也在自建一家醫美醫院。”蔣立波告訴記者,“我們在打通上游產品和下游機構的產業鏈方面也做了很多布局。2022年收購中科華瑞、湖南瑞生科,接下來還會擇機選擇一些優質標的進行投資布局,最終把整個醫美產業生態鏈全部打通,實現資源整合。相信在2024年以及未來的一段時間,醫美產業也將有一個亮眼的業績表現。”
對于項目的投入,公司財務總監劉得波給記者算了筆賬:“一方面,一家美容醫院裝修加設備的投資大概1000多萬元,公司充分利用空置的商業綜合體房產,節省了房租成本;另一方面,醫美項目也能對商業綜合體起到引流的作用。”
股價雖走低但不用擔心退市
為了提振股價,增強市場信心,公司實控人及部分董監高人員于2月6日拋出增持計劃,擬合計增持不低于2000萬元、不超過4000萬元,其中實控人張桂平、張康黎父子擬合計增持不低于1000萬元、不超過2000萬元。目前增持計劃正在持續實施中。
對于很多投資者擔心的股價持續下跌會否帶來面值退市風險,劉得波表示:“這一點不用擔心。集團、董事長和一致行動人三位股東的持股比例非常高,達到49.66%。公司流通股本22.9億股,總股本只有30.35億股,截至2023年末的每股凈資產為3.09元,土儲貨值超過200億元,目前股價處于低估狀態。公司的土地儲備價值、凈資產、未分配利潤都很高,有足夠的資金支持。”
財報顯示,截至去年末,蘇寧環球凈資產為93.89億元,未分配利潤為47.52億元,累計土地儲備包括南京、上海、宜興、西咸新區地區共計156.58萬平方米,剩余可開發建筑面積174.70萬平方米。
劉得波表示:“目前地產行業確實遇到了一些壓力,但是我認為過了一定的時間就可以消化掉。”
記者 朱蓉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