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因素形成催化 科創板悄然步入價值重估轉折點
最近三周,科創板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5月27日至5月31日,科創50指數單周上漲2.2%,科創100指數周上漲1.0%,分別位于主要寬基指數漲幅前兩名。6月3日至6月7日,科創板出現個股漲停行情,此外,以生益電子為代表的個股走出趨勢行情。6月11日至6月14日,鍇威特、安路科技出現連續漲停,6月13日出現11只科創板股集體漲停的現象,漲停數量為今年以來第二高峰值。從年內領跌到單周領漲,再到集體漲停,科創板是否迎來了絕地反擊時刻?
半導體景氣驅動科創板芯片行業反轉
從本周科創板個股的表現來看,漲幅前10的個股,電子行業占7家。如果以申萬二級行業來看,半導體企業占到了4家,分別為鍇威特、安路科技、艾森股份和必易微。這4家公司分別屬于半導體分立器件企業、數字芯片設計企業、半導體材料企業和模擬芯片設計企業。
過去一年由AI應用引發的算力芯片需求增長,上游控產調整供需引致存儲復蘇并持續演化,均在科創板市場核心公司2024年一季報中得到體現。其中,國產算力、晶圓代工等環節的技術進展在過去一年中亮點頻出,同時,半導體設備及零部件、存儲等板塊產業增長邏輯鏈清晰。
按申萬二級行業劃分,根據Wind數據,共有半導體、軍工電子、電子化學品等領域的科創板半導體公司發布2024年一季報。其中,有92家科創板半導體企業2024年一季度營收規模同比實現正成長。從產業鏈環節來看,上游的芯片設計企業利潤增長最為顯著,占據凈利潤增長前10名中的7名。從各三級行業對一季度半導體板塊扣非凈利潤增長的貢獻度來看,根據Wind數據,IC設計與去年同期相比凈利潤增長排名子板塊第一,約增長10.6億元,半導體制造凈利潤增長約為4.5億元,封測、其他對凈利潤增長亦有貢獻,半導體材料、半導體設備與分立器件與去年同期相比有所拖累。
根據Wind數據,全球半導體周期、中國半導體周期,已連續13個月同比向上、連續5個月處于正增區間。歷史上,半導體板塊的市場表現與半導體周期往往有強同步關系,在產業基本面改善近半年之后,板塊已積累了一定的反彈動能與上行空間。
估值修復仍將繼續
除了上述基本面帶來的驅動外,近期科創板還迎來以下幾大催化。
首先,培育獨角獸企業,需要科創板的支持。目前來看,發展獨角獸企業與一級市場風險投資的培育直接相關,而二級市場成長股的估值環境與估值中樞又是風投“投資-退出-再投資”循環的重要參考。因此,隨著監管自上而下重視,在國家大力支持科技創新的背景下,未來發展培育獨角獸企業,二級市場優質成長、科創企業的估值,有望從低估提升至合理的水平。
其次,今年來以各類龍頭公司為代表的寬基指數,都先后有不同程度的估值修復。在5月底至今科創50指數反彈后,各大寬基指數自2024年2月低點后的估值擴張幅度,科創50仍是估值分位數修復幅度最小的指數,這與其自2024年2月漲幅小相符,與之對應的是,今年大盤藍籌股、紅利指數估值修復程度好,中證100、中證紅利、滬深300均較2024年低點估值分位數修復5%以上,成長風格指數估值修復程度居后。
再次,從政策層面來看,根據央視網,國家大基金三期于5月24日成立,注冊資本3440億元人民幣,有望由銀行引導社會資本對集成電路核心領域進行關鍵投資。大基金三期的經營年限設置為15年,前兩期均為10年,有利于半導體產業重難點技術的攻堅。大基金一期兼顧設計、制造和封測,大基金二期更加注重制造自立。在目前美國限制高端GPU對華出口的背景下,AI算力相關公司有望得到大基金三期更大的支持力度。此外,先進封裝、高端存儲等前沿技術也值得重視。
“截至2024年6月,科創50相對滬深300的PB(平均市凈率)已接近指數成立以來均值-2倍標準差極值位置,估值性價比顯著。”廣發證券策略首席劉晨明認為,“回到當前的情況,以科創板的核心權重半導體為例,目前很多公司的基本面仍然以訂單為主,暫時缺少利潤的爆發,因此,估值修復和擴張的幅度,確實可能要依賴于一些全球流動性的變化。”
14日一位私募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近期科創板的表現主要還是基于半導體超跌反彈的表現,持續性受制于流動性的波動。從長期來看,新質生產力強調創新的主導作用,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代表著新的產業發展方向。半導體產業具備較強的科創屬性,是新質生產力的重要一環。大基金三期為產業投資注入新動能,半導體產業具備長期投資機遇,就是要精挑細選。”記者 劉揚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