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馬傳動2023年年報信披乍現低級錯誤:全年營收11億元,汽車零部件竟超95億元

上市公司信披出錯各有千秋,繼西藏珠峰(600338)鬧出的董秘到底叫啥事件才過去不久,中馬傳動(603767)2023年年報又現“烏龍”——披露汽車零部件營收高達95.62億元,但公司全年營收才11.05億元。
翻閱上交所網站中馬傳動3月底披露的2023年年報可見,在報告期內主要經營情況中,公司對主營業務進行了分析,將公司2023年汽車零部件營收披露為956186.93萬元(四舍五入保留小數點后兩位數,下同)。這意味著,按照公司披露,2023年汽車零部件的營收高達95.62億元,遠超公司全年11.05億元的營收,這顯然不正確。
公司年報還披露,汽車零部件的營業成本為75894.12萬元即7.59億元,毛利率為20.63%。如果用7.59億元營業成本計算,營收達到95.62億元的公司汽車零部件毛利率應當高達92%以上;但若以營收9.56億元計算,毛利率則為20.63%。
事實上,如果按照汽車零部件9.56億元營收,加上公司年報顯示的摩托車零部件1.18億元、農機齒輪零部件0.04億元的營收,合計為10.78億元,與中馬傳動年報披露的主營收入10.78億元吻合。
而按照規定,中馬傳動2023年年報開篇便明示:“本公司董事會、監事會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保證年度報告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不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并承擔個別和連帶的法律責任。”
就中馬傳動2023年報上述數據信披出錯及其原因,《大眾證券報》記者通過郵件致函公司并于5月23日致電公司,公司一位工作人員接聽電話并詢問了具體不正確的地方,截至5月27日收盤,中馬傳動未對其3月29日晚間發布的2023年年報進行相應更正。
有業內資深人士5月27日向記者表示,年報信息一般是董秘負責,審計機構通常對包括財務報告在內的審計報告負責。年報信息內容確實多,加上可能比較急或者沒來得及核對,就會出現錯漏。從今年監管動向看,對年報信披監管更嚴,出錯的或會被警示。
記者 陳剛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