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縮量調整 煤炭板塊逆市走強 存量資金博弈下深挖成長股的機會
周二,大盤呈現縮量調整的走勢,兩市成交額不足8000億元,較周一減少近2000億元。對于短期市場,業內人士認為,近期市場波動不大,但板塊輪動較快,操作難度較大。操作策略上,建議投資者控制倉位,避免短線追高題材股,后市可繼續跟蹤房地產、銀行、元器件、旅游板塊的走勢。
成交額減少近2000億元
21日,大盤早盤出現低開,影響了部分人氣。上證綜指低開0.20%,深證成指低開0.30%。上證綜指在連續兩個交易日收陽后,21日未能創出階段新高。截至收盤,上證綜指下跌0.42%,報收3157.97點。深證成指近期走勢明顯弱于上證綜指,截至收盤,下跌0.71%,報收9681.66點。兩市成交額為7993億元,較周一減少近2000億元。
板塊方面,煤炭、倉儲物流、銀行、元器件、食品飲料板塊逆市飄紅,漲幅分別為1.35%、1.06%、0.74%、0.34%、0.29%;有色、航空、電器儀表、化工、通用機械板塊走勢較弱。記者注意到,周一大漲的有色金屬板塊21日未能延續強勢,當日下跌3.15%,位列板塊跌幅首位。
消息面上,隨著美國4月CPI數據的公布,市場認為,美聯儲降息預期并未出現明顯變化。機構認為,長期來看,貴金屬的長牛行情遠未結束。未來,若美國經濟走向滯脹或衰退,黃金有望跑贏白銀。本周,銅價上漲體現了市場對于美國經濟軟著陸的預期。在全球銅供給擾動頻發的大背景之下,整體供需的緊平衡狀態是銅價上漲的基礎。
煤炭板塊上漲逾1%
面對有色金屬板塊的調整,21日,煤炭板塊逆市上漲超過1%,位居板塊漲幅榜首位。個股方面,新集能源上漲2.91%,中國神華上漲2.54%,華陽股份上漲1.97%,陜西煤業上漲1.97%,山煤國際上漲1.97%。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4年4月,我國生產原煤3.7億噸,同比下降2.9%,日均產量1239萬噸,環比下降3.8%。1至4月,原煤累計產量14.8億噸,同比下降3.5%。
國盛證券認為,煤炭產能剛性已逐漸成為共識,后續產量增量多源自新建礦井投產,預計空間有限;此外,能源生產安全仍是煤炭行業發展重點方向,長期化、高強度化的生產安全檢查預期延續,預計會影響煤礦產能增量的進一步釋放,2024年原煤產量將會進一步放緩,產能天花板或已現。
周二,復合銅箔概念板塊上漲3.22%,個股方面,萬順新材上漲16.42%,三孚新科上漲11.76%,英聯股份、沃格光電漲停。
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儲能等領域的快速發展,鋰電池需求快速增長,帶動銅箔需求量快速上升。銅箔是鋰電池負極集流體材料,銅箔越薄,電池的能量密度提高越多。不過銅箔厚度持續減薄也相應帶來了安全性、更復雜的工藝要求等諸多問題。單一銅箔逐漸無法滿足電池技術發展要求,復合銅箔因此應運而生。業內人士認為,2023年我國復合銅箔市場規模達到近93億元,預計2024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82.1億元,2025年將達291.5億元。
英聯股份日前在互動平臺表示,復合銅箔產品已送樣多家企業,正處在密集開展送樣測試與反饋階段;萬順新材則透露,首張復合銅箔訂單已交付。
關注板塊輪動的節奏
對于短期市場,業內人士認為,近期板塊輪動較快,操作難度較大,建議投資者避免短線追高題材股,后市可繼續跟蹤房地產、銀行、元器件等板塊的走勢。
中信建投認為,隨著國內地產收儲政策落地,超預期降首付、降利率有利于剛需釋放,戰略上,仍可持樂觀態度;戰術上,短期不宜過于激進,以穩為主。板塊方面,可繼續關注出口訂單改善和“出海”增量效應,如工程機械、龍頭家電等。
招商證券表示,今年以來,行業和主線輪動的速度明顯加快,超額收益的幅度明顯收窄,后市可繼續跟蹤高ROE龍頭。
華龍證券指出,在高層定調推動旅游行業高質量發展之后,需求端熱度在中長期維度有望持續穩步上行,隨著三季度旅游旺季臨近,旅游市場有望延續高景氣,相關公司業績有望得到進一步提振。
德邦證券一分析師告訴記者,元器件板塊處于上游,下游需求涵蓋消費電子、汽車、工業、通信等各個領域,行業周期屬性較強,且與宏觀經濟相關性較高。在經歷了2022年至2023年的周期下行之后,元器件行業有望在2024年持續復蘇。記者 湯曉飛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