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四修”科創屬性評價 “硬科技”特色將發揮重要作用
科創板上市標準再迎新修后,監管層對IPO鏈條違法行為重拳出擊。近期,上交所一口氣連發4份罰單,均指向了大連科利德半導體材料股份有限公司IPO項目。因科創屬性指標相關信息披露不準確,且相關數據扣除后不再滿足科創屬性指標條件等原因,上交所決定對科利德予以通報批評。
近期,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和《關于嚴把發行上市準入關從源頭上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試行)》(以下簡稱《意見》),證監會修改了《指引》。
《指引》自2020年3月發布實施以來,在短時間內經歷了較高頻次的修改。
根據梳理,2021年4月《指引》第一次修正;2022年12月第二次修正;2023年8月,證監會發布《關于修改、廢止部分證券期貨制度文件的決定》;2024年4月30日,《指引》第四次修正,證監會發布《關于修改〈科創屬性評價指引(試行)〉的決定》。
按照修改后的《指引》,申報科創板上市的企業必須同時符合4項指標:其一是最近三年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例5% 以上,或最近三年研發投入金額累計在8000萬元以上;其二是研發人員占當年員工總數的比例不低于10%;其三是應用于公司主營業務并能夠產業化的發明專利 7 項以上;其四是最近三年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達到25%,或最近一年營業收入金額達到3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專利產業化正在成為增強創新能力、贏得競爭優勢和提升經濟效益的重要途徑。2023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方案(2023—2025年)》明確要求,著力打通專利轉化運用的關鍵堵點,切實將專利制度優勢轉化為創新發展的強大動能。
2024年3月,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的《2023年中國專利調查報告》顯示,2023年我國發明專利產業化率為39.6%,較上年提高2.9個百分點。2023年,作為創新的主體,我國企業發明專利產業化率為51.3%,較上年提高3.2個百分點。其中,分企業規??矗笮?、中型、小型和微型企業發明專利產業化率分別為51.0%、57.9%、53.9%和33.8%。
國家知識產權局統計的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企業實現產業化的發明專利平均收益為829.6萬元/件,較上年(799.2萬元/件)增長3.8%。其中,用于自主品牌產品的發明專利產業化平均收益達1067.1萬元/件,是用于代加工產品的發明專利產業化平均收益(462.1萬元/件)的兩倍多,專利與品牌綜合運用效益更加突出。
國浩律師(上海)事務所合伙人黃超指出,本次《指引》的修改,通過對于擬上市企業研發投入、發明專利數量及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等標準的調整以及新增專利產業化的要求,將進一步引導擬科創板上市企業更加重視科研投入和科研成果產業化以及營業收入的增長率,促進申報企業質量進一步提升。對于明確科創屬性評價標準,堅守科創板板塊定位,凸顯科創板“硬科技”特色發揮了重要作用。
記者 劉揚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