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爾全球屈光手術專家委員會正式成立
5月10日—12日,由愛爾眼科醫院集團主辦的2024第四屆 屈 光 手 術 國 際 論 壇(IRSS2024)在長沙舉行。本次論壇以 “近視手術全球定制”為主題,涵蓋國際視角等七大學術板塊,聚焦個性化手術、ICL、全飛秒、PTK等屈光手術、老視矯正的最新進展,學術報告達30余份,來自中國、美國、俄羅斯、法國、韓國、土耳其、愛爾蘭等9個國家的近400名眼科行業專家、學者“湘”約聚首,共促屈光手術學科、臨床、技術的高質量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論壇成立了 “愛爾全球屈光手術專家委員會”,發布了“愛爾國際屈光專科培訓項目”和《中、歐國際近視手術大數據白皮書2.0》,并開設了ICL、全光塑、全飛秒手術國際基礎培訓班及高級培訓班。旨在讓參會者在新知識、新技術、新思想等方面獲得切實的收獲,共同促進屈光手術技術發展與創新,為廣大近視患者提供更高水平、更前沿的診療技術和診療方式,真正實現共享全球眼科智慧。
愛爾全球屈光手術專家委員會成立探索“視”界新篇章
中華醫學會中華眼科雜志編輯部主任黃翊彬在致辭時說,近些年,隨著長沙愛爾醫學中心的成立、權威專家的接連加盟,愛爾眼科的學術硬實力正不斷提升。而今,愛爾眼科的學術軟實力也愈加彰顯,不僅涌現出一批批優秀青年人才,還發表了一系列學術研究成果。以《中華眼科雜志》為例,在過去9個月里,愛爾眼科共投稿25篇學術論文,不僅數量可觀,內容也優質,期待愛爾眼科在今后能有更多、更好、更大的發展。
黃翊彬表示,全球屈光手術領域的發展,離不開人才培養、技術轉化、科研合作“三駕馬車”的合力驅動;也絕非靠一個國家、一家眼科醫療機構的“單兵作戰”就能實現,基于此,“愛爾全球屈光手術專家委員會”應運而生。
據了解,“愛爾全球屈光手術專家委員會”由來自全球各地的30位知名屈光專家組成。委員會的成員們將以全球視角關注屈光手術的整體情況,并對屈光手術領域中的診斷、評估、治療、臨床路徑、學術研究、帶教培訓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給予指導性建議;為同行提供教育和幫助,發現并推動屈光手術領域發展的潛在機會;確保愛爾眼科醫院集團在全球人才培養、技術轉化和屈光手術領域研究合作方面愈加體系化,且始終保持高標準。
立足本土,面向世界。論壇上,“愛爾國際屈光專科培訓項目”也面向全球正式發布。該項目由愛爾眼科醫院集團屈光手術學組、國際交流與合作部聯合開展,以屈光手術項目為切入點,在全球范圍內吸引優秀的屈光人才加入其中,從而助力搭建屈光專科國際人才培訓體系,提升中國眼科在國際眼科行業,尤其是屈光手術領域內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中、歐國際近視手術大數據白皮書2.0》發布
本次論壇,愛爾眼科聯合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健康傳播與促進專項基金、新華社與中南大學愛爾眼科研究院、愛爾數字眼科研究所重磅發布了《中、歐國際近視手術大數據白皮書2.0》(以下簡稱《白皮書》)。此次《白皮書》的發布,是繼2021年、2022年在國內相繼發布 《國人近視手術白皮書》《2022中、歐近視手術白皮書》之后,愛爾眼科第三次發布近視手術大數據報告。
《白皮書》基于2021—2023年間,涵蓋中國、西班牙、德國、奧地利、意大利5個國家,年齡跨度18—85歲,共110多萬名患者、超219萬眼的近視手術數據進行分析。
《白皮書》研究顯示,過去三年中,愛爾眼科在中、歐的近視手術量持續上升,2023年的手術量相比2021年增長了28%。從年齡分布上看,中國的近視手術人群平均年齡為24.7歲,以20歲以下人群為主;歐洲的近視手術人群平均年齡為32.8歲,以25—29歲職場人士為主。
愛爾眼科發布多份近視手術大數據報告,不僅為潛在的近視手術人群提供信息支持,也希望能提高公眾對近視手術效果和安全性的認識。
愛爾眼科醫院集團全球總裁李力表示,愛爾眼科作為規模覆蓋全球的眼科醫療集團,過去22年來,始終在屈光手術領域里砥礪深耕:從早先開展飛秒激光近視手術,到推動全飛秒技術覆蓋全國;從引領ICL手術在高度近視矯正的發展,再到推出“飛秒ICL手術”;從打造“精雕近視手術”到推出“睛新”老花矯正手術,從實施新一代EVO+ICLV5晶體植入手術到全面引入“全光塑”術式,愛爾眼科正在引領屈光手術行業邁向 “高清視覺全程定制”的個性化手術時代。
近年來,愛爾眼科在學術科研、技術創新、質量規范、人才培養、患者服務等方面不斷深耕發展,相繼發布近視手術大數據報告、老花手術專家共識,推動高度近視門診、嘗試多學科融合,致力于減少由高度近視導致的視覺損傷,為行業發展作出了愛爾的探索與貢獻。
未來,愛爾眼科將圍繞強基層、樹高度、促融合的戰略發展規劃,推動全國醫療網絡遍布城鄉縣域。同時,進一步深化共享全球眼科智慧的戰略部署,時刻保持國際視野、聚焦前沿、技術創新,積極推動屈光手術領域的研究成果落地轉化,真正在臨床技術、學術科研等多個維度實現國內、國際雙向賦能,為中國乃至全球屈光手術水平的提升貢獻 “愛爾智慧”,為人類眼科學和視覺科學的發展貢獻“愛爾力量”。
屈慧瑩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