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變動如“坐過山車” 長虹能源收年報問詢函
在披露了2023年度營收凈利“雙降”、2024年一季度凈利潤增長超兩倍的業績報告后,長虹能源(836239)近日收到了北交所的年報問詢函。北交所要求公司說明業績變動幅度差異較大的原因、2023年度財報大額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及公司商譽減值準備的原因。
2023年業績由盈轉虧
年報顯示,2023年度,長虹能源實現營收27.97億元,同比減少12.76%,凈利潤虧損2.71 億元,上年同期為盈利1.12萬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0.37億元,同比減少 115.86%。
公司表示,2023年,公司鋰電業務繼續受到海外通脹、經濟疲軟等原因引起的需求下滑影響,下游大客戶仍處于去庫存進程,市場恢復緩慢,總體銷量下滑。銷售單價方面,受鋰電池板塊的主要原材料價格下滑和行業以去庫存為主,同行業讓利搶單影響,銷售單價下行。疊加訂單不足,產能利用不充分,單位產品承載的折舊費、人工費等增加,單位成本上升,對鋰電毛利率形成較大影響,導致凈利潤減少較大。
公司報告期末對合并報表范圍內的各類資產進行了減值測試,計提減值損失2.63億元,其中計提存貨減值損失2.6億元,導致公司2023年凈利潤減少9984萬元。
報告期內,控股子公司長虹三杰凈利潤同比下滑2649.31%。公司報告期末對合并報表范圍內的各類資產進行了減值測試,存貨、商譽減值損失較大,本次減值損失的計提及轉銷等減少公司利潤總額2.54億元,減少凈利潤總額2.06億元。
雖然2023年度業績由盈轉虧,但到了2024年一季度,長虹能源的業績又出現了大幅增長。今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收8.03億元,同比增長57.18%;實現凈利潤4178.52萬元,同比增長229.73%;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由負轉正,為4761.74萬元。
業績變化的合理性遭北交所問詢
對此,北交所于5月14日向長虹能源下發年報問詢函。
北交所指出,公司2023年度堿電收入較上期下降7.26%,碳電收入較上期下降6%,鋰電收入較上期下降29.33%,其他收入較上期下降39.44%,本期新增小型聚合物鋰離子電池收入2.07億元。公司本期綜合毛利率10.29%,同比下降5.22個百分點。分產品看,堿電產品毛利率增加2.17個百分點,碳電產品增加1.06個百分點,鋰電產品下降15.44個百分點,其他產品下降12.78個百分點。分區域看,境內產品毛利率為4.43%,同比下降10.04個百分點;境外產品毛利率為24.85%,同比增加6.19個百分點。公司2024年一季報營收及凈利潤雙雙增長。
北交所要求公司結合行業情況、市場需求、銷售訂單、銷售單價等變動情況,分產品類別說明2023年度收入較上期變動的原因,2024年第一季度營收大幅增加的原因及合理性;說明2023年度毛利率較上期變化的原因及合理性;說明2023年度境內外產品毛利率差異較大,變化方向相反的原因及合理性;說明小型聚合物鋰離子電池的業務開展情況,公司未來對相關產品的市場預期及規劃。
存貨方面,北交所指出,公司存貨2023年年末賬面余額為8.1億元,較期初下降22.58%。公司本期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同比增加510.90%,其中對庫存商品計提存貨跌價準備2.1億元。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647.2萬元。
對此,北交所要求公司說明存貨期末賬面余額下降的原因及合理性;說明判斷存貨2023年末、2024年一季度存在減值跡象的依據、是否存在前期未充分計提減值的情形;說明控股孫公司長虹杰創涉訴情況的最新進展。
此外,北交所要求公司說明長虹三杰營收、凈利潤大幅下降的原因及合理性,說明對長虹三杰商譽減值的計提是否充分等。
記者 朱蓉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