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智科技:業績近年持續穩步上行

與東南大學有著深厚淵源的金智科技(002090)于2006年底IPO上市,迄今上市已逾17年。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公司目前已形成智慧能源與智慧城市兩大主營業務。近年來,金智科技聚焦主業,業績已從谷底爬出,重回上升通道之中。公司業績穩步上行的態勢今年能否持續?帶著疑問,近日,《大眾證券報》記者借公司召開年度股東大會之機對公司進行了微調研。
經營業績持續改善
作為年度股東大會,年報業績是會議關注的焦點。金智科技2023年年報顯示,去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6.16億元,較上年增長5.80%;凈利潤 6049.59萬元,較上年增長101.52%;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4514.33萬元,較上年增長124.28%。
對于業績的取得,公司總結為“2023 年,公司持續聚焦國家‘雙碳’‘數字化’戰略,圍繞新型電力系統及數字城市建設的大浪潮,持續推動主營業務發展、持續推進公司經營架構整合、持續推動人才結構優化,聚焦主業、堅定信心、迎難而上,取得了較好的經營業績”。
記者持續跟蹤金智科技數年,注意到公司聚焦主業后近年來業績持續穩步上行。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口徑,公司2021年這一數值為1249.74萬元,是近些年來的低谷值。2022年數據為2012.81萬元,較2021年增長61.05%。2023年更是在2022年基礎上實現了倍增。
具體到公司兩大主營業務,2023年業績有升有降。智慧能源業務實現營業收入9.03億元,同比增長13.02%,占營業收入比重由2022年的52.28%增加至55.85%;智慧城市業務實現營業收入7.11億元,同比下降2.04%,占營業收入比重由2022年的47.50%下降至43.97%。
對此,金智科技董事長賀安鷹在作董事會工作報告時予以說明:“在智慧能源業務領域,公司業務涵蓋電力能源領域發、輸、變、配、用各環節,是國家電網公司、南方電網公司及各大發電集團的重要供應商。去年智慧能源業務持續深化組織變革,強化考核和激勵,有效提升了業務的管理效率和經營效益。智慧能源業務的收入規模和毛利率水平較上年同期均所增長和提升。”
對于智慧城市業務,賀安鷹表示,去年公司進一步聚焦重點行業,不斷提升行業數字化解決方案能力,全面強化營運管控、降本增效,努力克服整體經濟環境及市場競爭加劇的影響,收入規模、盈利水平保持平穩。
對于2024年的工作,賀安鷹賦予了兩大主營業務各三項主要工作。“智慧能源業務一要強化電網業務市場地位,結合電網數智化,著力發展新型配電業務及智能運維業務;二要創新發展工企業務,抓住新能源、火電機組新建及改造機遇,積極開拓非電力企業用戶;三要積極發展低碳園區、儲能、售電、虛擬電廠、源網荷儲一體化建設等戰略業務,聚焦優質項目,培育未來增長點。”賀安鷹說,“智慧城市業務一要進一步聚焦公安、交通、能源等重點行業,提升行業數字化解決方案能力;二要持續強化營運管控、風險管控,優化項目來源、項目結構,加強成本與費用管理,加強回款管理,提升業務的綜合盈利能力;三要持續推進組織變革、績效改革,不斷釋放組織活力,提升業務效率。”
金智科技日前發布的2024年一季報顯示,進入2024年,公司業績繼續穩健向好勢頭: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02 億元,同比增長3.76%;凈利潤1907.51萬元,同比增長108.86%;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 1759.41 萬元,同比增長144.64%。
今年中期擬分紅
在業績增長的同時,金智科技注重股東投資回報,上市以來持續進行現金分紅。2023年度擬每10股現金分紅0.50 元,現金分紅總額預計約2002.89萬元,占公司2023年度凈利潤的30%以上。需要說明的是,2021年度、2022年度分紅方案均為“每10 股現金分紅0.25元”。
同時,金智科技此次股東大會還審議通過了《關于2024年中期分紅安排的議案》,公司擬于2024年半年度結合未分配利潤與當期業績進行分紅,以當時總股本為基數,派發現金紅利總金額不超過當期凈利潤。
金智科技2023年度股東大會共計審議9項議案,全部獲得高票通過,其中《公司2023年度利潤分配方案》《關于2024年中期分紅安排的議案》以及《關于未來三年股東分紅回報的規劃(2024-2026年度)》三項議案獲得全票通過。
“今年提出中期分紅安排,主要是響應監管層的號召。根據證監會、交易所相關文件精神及《公司章程》的規定,結合公司實際情況,公司決定進一步提高分紅頻次,增強投資者回報水平。”金智科技董事、執行副總經理、董秘李劍告訴記者,公司目前現金流充沛,要讓投資者享受到公司發展的成果。
對于投資者而言,除了分紅外,二級市場的股價更為牽動其心。“公司管理層對現在的股價滿意嗎?未來如何提升市值?”記者就此提問,李劍回答:“公司股價受經濟環境、大盤走勢、行業景氣度、市場情緒、投資者心理、公司基本面等諸多因素影響。我們將持續做好主營業務,不斷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同時,在持續多年現金分紅的基礎上,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將適度加大現金分紅比例、增加分紅頻次,更好地回饋股東;此外,公司也將持續加強市值管理工作,加大宣傳力度,讓更多的投資者認識到公司的價值。”記者 張世斌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