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5月“開門紅” 滬指再創反彈新高 專家建議從四個方面把握投資機會
5月首個交易日,大盤實現“開門紅”,滬指上漲1.16%,再創反彈新高。兩市成交額連續四個交易日突破1萬億元,北向資金凈買入逾93億元。化工、醫藥等板塊全線上漲,兩市超過4300只個股上漲,賺錢效應較強。業內人士分析認為,近來,全球資金對中國資產的配置意愿增強,5月行情將更穩更持續,投資者可重點關注具有成長性的股票,建議從四個方面把握投資機會。
港股走強提振A股信心
“五一”假期,外圍市場持續回暖。5月3日,道指上漲1.18%,報38675.68點;標普500指數上漲1.26%,報5127.79點;納指上漲1.99%,報16156.33點。中國資產受追捧,5月1日至3日,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斬獲三連陽,累計漲幅超過8%,創去年11月底以來的收盤新高。
港股方面,恒指罕見“十連漲”。5月6日,恒生科技指數一度上漲1.3%,最終上漲0.92%并錄得“三連漲”,恒指、國企指數當日分別上漲0.55%、0.38%。中金研報表示,本輪港股行情主要由資金面推升的估值驅動,后續應注意政策面的變化。
周一,大盤高開后維持高位震蕩。截至收盤,上證指數上漲1.16%,報3140.72點,再創反彈新高;深證成指上漲2%,報9779.21點;創業板指上漲1.98%,報1895.21點。兩市成交額為11025億元,較上個交易日增加719億元,連續四個交易日突破1萬億元。北向資金6日凈買入93.16億元。
合成生物、化工等板塊大漲
板塊方面,合成生物概念集體走強,蔚藍生物四連板,川寧生物20%漲停,圣達生物、播恩集團漲停。CRO板塊強勁反彈,昊帆生物“20cm”封板。
西部證券認為,合成生物仍在產業化初期,中國企業有望憑借合成生物產品成本優勢,成為具備全球競爭力的企業。新質生產力的核心在于創新,以創新藥、合成生物、腦機接口等為代表的生物科技與制造是重點布局方向之一。
除生物醫藥外,化工板塊6日表現較好。正丹股份觸及20%漲停,近一個月來股價飆升450%;金牛化工、滄州大化、聯合化學、世龍實業、丹化科技、百合花、醋化股份等十余股集體封板。
跌幅榜上,電信、石油、銀行等板塊下跌。中國石油、中國海油下跌逾2%。三大運營商同步下挫,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下跌近2%。年報披露完后,ST板塊被資金拋售,ST聆達、*ST銀江、ST先鋒等多股跌停。總體看,兩市6日漲多跌少,市場賺錢效應較強。
關注成長性股機會
“周一大盤‘開門紅’,主板創本輪反彈新高,并留有向上跳空缺口,強勢特征突出,同時分時上黃線領漲白線,市場賺錢效應明顯,后市不排除還有慣性沖高的可能。”源達投資顧問王玉倩6日盤后分析,“6日成交量有所放大,但仍有不足,尤其是北向資金早盤大幅凈流入后,午后多空分歧加大。”王玉倩進一步分析:“從中期來看,大盤仍是多頭趨勢主導,即便短線有所調整也不必過分擔心,但切忌情緒化追漲。”
中信證券認為,步入5月,改革預期開始強化,全球資金對中國資產的配置意愿強烈,市場風險偏好顯著提升,市場博弈將趨于緩和,績優成長、活躍主題、紅利品種均有表現機會。
國泰君安證券認為,年中投資應重點挖掘成長性好的股票,可關注四個方面的機會:一是科技制造業,調整時間較長,悲觀預期出清,跟蹤電子半導體、汽車、軍工、機械、通信、創新藥;二是券商;三是具有成長性的周期股與消費股,周期股中可關注有色、鋼鐵、化工等新材料與具備漲價預期的公共事業,消費股中可關注化妝品、啤酒飲料、家電;四是港股中的硬科技和醫藥股。
記者 陳慧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