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賦能 營銷創新,同仁堂2024年一季度實現“開門紅”
2024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同仁堂股份”)堅定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路線,貫徹落實“服務年”工作任務要求,扎實推進“三大發展戰略”,團結奮發、再接再厲,實現經濟運行穩中有進。
4月29日晚間,同仁堂(600085.SH)發布2024年一季報,報告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2.67億元,同比增長2.42%,歸母凈利潤5.76億元,同比增長10.04%,實現了業績“開門紅”。
加快科技賦能,深挖“三品”潛能
當前,智能中樞、物聯網平臺、大模型層出不窮,作為傳統中成藥制造企業,同仁堂股份充分運用數字技術賦能生產要素,形成數字生產力,不僅在生產領域實現合坨、制丸、扣殼、蘸蠟、外包等聯線數據采集、儲存及追溯,更在品種培育、品質管理等方面推進數字化建設,智能化場景越來越豐富,深挖發展潛能,提升競爭力。
工業方面,運用專業數據庫與供應鏈系統,進行線上數字智能化管理與線下生產模式互通,實現智慧排產,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新9克智能制造生產線與信息化平臺融合搭建,實現信息共享與設備實體“軟硬兼容”雙實力提升;優化部分產品包裝生產線,推動品牌防偽升級;“非遺傳統大蜜丸工藝技藝與智能化關聯技術研究”獲評國家文旅科技創新工程優秀項目。
品種方面,與北京多家知名醫院合作開展部分品種臨床研究工作,安宮牛黃丸治療缺血性腦卒中藥效得到初步驗證,愈風寧心滴丸完成綜合評價研究;開展同仁牛黃清心丸等大品種藥效作用及機制研究;開展同仁烏雞白鳳丸、柏子養心丸等品種安全性評價研究;與北京中醫藥大學等單位合作開展的“中藥制造測量學關鍵技術與標準及軟件裝備應用”項目獲得2023年產學研合作創新成果獎二等獎。
管理方面,生產管控中心加快集約化、規范化建設;質量管控中心著力建設規范化、專業化、系統化質量體系,修訂《科技創新管理辦法》,完成部分產品工藝參數確定,確定藥材提升規格等級;財務管控中心在資金、預算、核算、報表、稅務、財務分析、數字化轉型等方面進行深入探索,持續挖潛財務分析深度,強化資產管理。
創新營銷推廣,開拓多元市場
同仁堂股份圍繞老字號品牌守正創新,聚焦大品種,推進數字營銷轉型升級、協力深挖電商市場、提升終端體驗服務價值等,多措并舉與用戶建立情感共鳴,構建多場景消費。
抓住節點主題,提高曝光量。借助北京衛視跨年晚會,通過品牌冠名、口碑廣告、產品展示、節目選送、話題傳播等形式深入參與,全網播放量達到8億+,實現品牌品種雙提升;憑借京東春晚資源包,實現與用戶雙向互動以及加深品牌認知;圍繞歐冠頂級足球賽事,聯合懂球帝APP植入產品宣推,提高受眾對產品的認知度;利用杏林學堂平臺,開展內容豐富的“女金丸直播講座”;抓住文旅熱點,以“我與爾濱有個約會”“骨折了-回生第一散”等為主題,出現朋友圈刷屏式傳播現象。
加大終端投入,動銷提量。對品種進行分類運作,優化資源配置,發揮內外平臺、直供終端、特色品種經銷等優勢,加大零售終端布局推廣;圍繞十余個品種制定開門紅動銷方案,核心終端客戶均實現銷量同比大幅增長;簽訂發展重點品種、發展專銷品種、發展專銷推廣、發展打包品種、發展特色品種等共五類方案,深挖市場潛力;打造同仁御酒裸眼3D創意廣告,助推商業門店品牌煥新,并同步走進線下500個社區,為顧客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從而帶動銷售。
優化營銷體系,精細化管理。在三個事業部、兩個項目組的基礎上,對五個銷售區域進行規劃調整,組建形成六個銷售大區,促使營銷組織架構從“4+2+5”模式向“3+2+6”模式轉變;藥酒板塊并入大品種項目組,為酒劑品類的跨越式發展夯實管理基礎;加大投資并購,推動固鏈、強鏈、補鏈、延鏈,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國家對中醫藥改革發展高度重視,陸續出臺了多項政策,鼓勵中醫藥行業發展與創新。同仁堂股份多年來深耕主業發展,形成包括中藥材種植、中藥材加工、中成藥研發、中成藥生產、醫藥物流配送、藥品批發和零售在內的完整產業鏈條。
未來,同仁堂股份將持續深化改革、攻堅克難,注重服務大局、主動作為,不斷推動公司經濟運行持續好轉、內生動力持續增強,推動公司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