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給側改革加速 低估值綜合性券商價值顯現
在監管引導證券行業向功能型、集約型、專業化、特色化發展的背景下,券商供給側改革加速。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得到增強,二級市場交易量有所改善,有機構建議關注券商板塊結構性機會。
關注執業質量更佳的頭部券商
近日,中國證券業協會對證券公司2023年度經營數據進行了統計。證券公司未經審計財務報表顯示,145家證券公司2023年度實現營業收入4059.02億元,各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代理買賣證券業務凈收入(含交易單元席位租賃)984.37億元、證券承銷與保薦業務凈收入480.03億元、財務顧問業務凈收入62.85億元、投資咨詢業務凈收入49.90億元、資產管理業務凈收入224.79億元、利息凈收入531.50億元、證券投資收益(含公允價值變動)1217.13億元;2023年實現凈利潤1378.33億元。
統計顯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145家證券公司總資產為11.83萬億元,凈資產為2.95萬億元,凈資本為2.18萬億元,客戶交易結算資金余額(含信用交易資金)1.76萬億元,受托管理資金本金總額8.83萬億元。
政策方面,證監會明確了“培育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的發展目標與發展路徑,在證券基金機構聚焦功能性、專業性、集約型、特色化和合規風控要求更高、監管力度強化的導向下,證券行業供給側將持續優化,頭部機構有望通過并購重組、組織創新等方式拓展資本空間、做優做強。
對此,平安證券分析師王維逸認為:“資本市場進入政策密集期,監管持續關注資本市場和證券行業的高質量發展、重視投資者獲得感提升,資本市場和證券公司的重要性將提升。建議關注專業能力領先、合規風控完備、執業質量更佳的頭部券商,包括中信證券、華泰證券等。”
券商估值有望獲得抬升
近期,券商2024年一季度財務報告也在陸續披露。根據市場各項業務表現來看,一季度券商經紀業務或將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一季度市場成交額519314.86億元,同比增長0.17%;投行業務受政策影響仍保持較低水平;資管業務開始由增量向存量管理轉型,新發產品和基金發行規模下滑,但存量規??焖僭鲩L。截至3月31日,券商行業共計發行資管產品552只,合計發行份額40.76億份。而資管存量規模達到10565.71億元,同比增長25.98%。
二級市場上,隨著國家隊入市的消息落地,2月6日之后市場大幅回暖,疊加十年期國債收益率持續下行,債券市場走強,券商自營業務仍有望實現增長。研究機構認為,券商資管和自營業務有望帶動業績增長,建議關注券商一季報表現超預期帶來的估值抬升機會。
近期,國金證券、海通證券、西部證券、方正證券等四家券商發布股權回購公告,其中,國金證券和海通證券累計已回購股份235萬股、1932萬股,累計回購金額達到2000萬元、1.68億元,西部證券和方正證券也計劃在未來實施股權回購。此前,東方證券、東方財富等多家券商均已開展了股權回購,行業回購熱情不斷提升。
券商供給側改革加速。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得到增強,二級市場交易量有所改善。投資策略上,開源證券分析師高超建議關注具有并購主題及地域優勢的標的國聯證券、財通證券,以及受益標的中國銀河、浙商證券;受益于市場交易量提升的互聯網券商:指南針、東方財富、同花順;受益于行業集中度提升的低估值頭部綜合性券商。
記者 張曌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