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氟多:預計六氟價格穩中有升 將重點攻克高豐度硼同位素
3月28日晚間,多氟多(002407.SZ)發布2023年年報顯示,公司主營收入119.37億元,歸母凈利潤5.1億元,扣非凈利潤4.71億元。其中,2023年第四季度,公司單季度主營收入31.51億元,同比上升2.9%;單季度歸母凈利潤4725.39萬元,單季度扣非凈利潤6275.6萬元。
次日,多氟多發布公告,公司接待了中金公司、中信證券、中信建投等40余家機構調研,公司董事長李世江等高管出席活動。
多氟多表示,2023年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供需關系格局發生變化,中上游材料競爭加劇,疊加碳酸鋰等原材料價格大幅波動,導致產品整體毛利率下降,盈利能力降低。未來,將多舉措保障公司市場競爭力,提升盈利水平。

預計六氟磷酸鋰價格穩中有升
多氟多主營業務為高性能無機氟化物、電子化學品、鋰離子電池及材料等領域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是六氟磷酸鋰龍頭,產品被國內外主流電解液制造商廣泛使用,國內市場占有率為35%,全球市場占有率為25%,產銷量全球第一。
六氟磷酸鋰主要用于鋰電池電解質材料,約占到電解液總成本的35%-40%,而電解液是電池中離子傳輸的載體,被稱為鋰離子電池的“血液”。
多氟多表示,2023年公司六氟磷酸鋰出貨4萬噸左右,爭取2024年達到30%的增量。按照目前市場價格,部分企業已處于虧損狀態,但已階段性見底,全年預計穩中有升。
公司在建的4萬噸產線中,有1萬噸產能有望今年建成投產,其余在建產能視市場情況調整投產節奏。公司通過持續的技術迭代、設備的集約化和自動化應用,單噸建設成本已大幅下降,有望將單萬噸固定資產投資額降至2億元以內。
對于六氟磷酸鋰的走勢,多氟多在年報中援引相關數據表示,價格大幅波動主要是受上游成本推動和供需關系影響,但是隨著下游新能源行業逐步由過去的爆發式增長轉變為平穩增長,企業對供需關系的把握將更加準確,六氟磷酸鋰價格將逐步告別暴漲暴跌,進入平穩發展的新階段。

中寧硅業主營產品滿產滿銷
年報披露,多氟多子公司中寧硅業專注于電子級硅烷等電子氣體和電子新材料的研究開發、生產和銷售。
多氟多表示,中寧硅業的主營產品電子級硅烷2023年滿產滿銷,規劃新增5000噸產能,預計2024 年年底將會有部分產能投放市場。
中寧硅業作為目前國內為數不多同時進入光伏、液晶、半導體及鍍膜玻璃四個行業的硅烷生產廠家,在各細分應用領域的市占率已顯著提升。目前,電子級硅烷在液晶領域中市占率超過50%,半導體領域已經與京東方、臺積電等集成電路行業領軍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產品市場價格相對穩定,盈利能力能夠持續保持。
同時,公司四氟化硅、笑氣等特氣產品已逐步向下游客戶導入,并已布局碳化硅粉、高純氟氮混合氣等第三代半導體材料,未來將持續筑高行業壁壘,通過技術創新和高效成本控制,增強競爭優勢,進一步強化市場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11月28日,多氟多公告將籌劃中寧硅業分拆上市。不到兩個月,中寧硅業就啟動了上市輔導。
今年1月,中寧硅業在浙江證監局辦理輔導備案登記,擬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輔導券商為華泰聯合證券。

未來將重點攻克高豐度硼同位素
多氟多在年報未來發展展望部分表示,公司將重點攻克高豐度硼同位素分離等電子信息材料的開發,建立研發-設計-建設-試產一體化管理規范體系流程,提高研發投入產出比,引起了投資機構的關注。
多氟多董事長李世江介紹,硼及其化合物在多個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硼的一種同位素硼-10,常應用于核工業中;同時,硼是半導體工業的關鍵元素之一,在制造硅基半導體時,硼通常用作摻雜劑,以調控半導體的導電性。此外,硼還可應用于生命健康領域。
高豐度硼同位素項目產品和產業發展同時處于政策推動、創新驅動和市場拉動的三個難得歷史機遇階段,目前多氟多已具備領先技術,山東基地硼同位素項目持續推進,為硼同位素產品全面國產化,推動半導體制造業、核電工業、生命健康領域發展做好充足準備,引領行業發展趨勢。
多舉措保障公司市場競爭力
在市場競爭日益加劇的背景下,公司如何保持市場競爭能力是投資機構最關心的焦點,多氟多的回答擲地有聲。
公司表示,將加強自身的技術研發和創新能力,提高原料收率和單體裝置產能;六氟磷酸鋰生產技術在持續迭代,在產品的制備中創新反應和結晶工藝,同時具備采用工業級碳酸鋰加工提純能力,可利用副產物氫氟酸溶液循環制造無水氫氟酸,在生產成本方面具有顯著優勢。
隨著新能源牽引新材料的力度與日俱增,新材料迭代更新的步伐突飛猛進,一系列新型鋰鹽的技術升級和產業化在持續穩步的推進,與市場密切配合,逐步釋放產能,不斷擴展新的利潤增長點。
同時,將積極開拓海外業務,海外市場前景廣闊,為公司提供了巨大的發展機遇,現階段在韓國與歐美等海外市場已有相關布局且已取得一定程度的進展。
此外,公司現金流充沛,期間費用持續下降,可有力增強經營能力,支撐公司各項業務持續擴張,保持行業競爭優勢。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