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資金面關注季末流動性分層影響
本報訊(記者 劉揚)3月初,央行連續開展100億元逆回購操作。3月5日,央行公告稱,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1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為1.8%。
自2月23日開始,央行加大逆回購操作力度,并在公告中表明“為維護月末流動性平穩”。具體來看,春節假期后,除了2月18日央行展開了1050億元逆回購操作外,2月19日至2月22日每日逆回購操作規模均為百億元級別。2月23日,央行逆回購操作規模提升至2470億元,2月26日至2月28日每日操作規模分別為3290億元、3840億元、3240億元。
進入3月后,央行持續維持百億元逆回購操作,在公開市場形成連續凈回籠。根據Wind數據統計,3月1日、3月4日、3月5日分別凈回籠2470億元、3290億元、3740億元。
“從影響流動性缺口的常規因素來看,3月份整體流動性可能會有所補充,主要受到財政存款環比增加值大幅回落的影響。同時,3月份通常是繳準高點,取2019年以來存款行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的環比變動,乘以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得到繳準規模。平均來看,3月份繳準規模將環比增加3211億元。”中泰證券首席固收分析師肖雨分析認為。
此外,從資金的需求端來看,居民與企業等實體部門在春節前通常有較為強烈的取現需求,春節后M0將重回銀行。
肖雨表示,結合央行行為分析,3月份MLF即將到期4810億元,逆回購存量1.16萬億元,整體壓力不大。假設二者均到期等量續作,則3月份超儲率預計將回升至1.62%。因此,3月份資金面壓力不大,但需要關注季末資金價格波動加大的風險。
實際上,從歷史同期表現來看,無論是銀行間市場內部的流動性分層還是交易所和銀行間市場的流動性分層,近年來,3月均為流動性分層顯著加劇的月份。
“主要是季末銀行面臨MPA等監管考核指標壓力下,對銀行和非銀融出資金的意愿出現明顯分化。因此,預計3月央行貨幣政策操作對流動性的補充將偏中性,資金面的變化主要還是受市場機構融出意愿和能力的影響,資金價格或將有所抬升,重點關注稅期至季末流動性分層加劇給非銀機構資金成本帶來的壓力。”華福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李清荷分析指出。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