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報制作不夠審慎 內控流程存在瑕疵 國元證券因存四大違規情形收警示函
3月1日,安徽證監局披露了一則《關于對國元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的公告。
經查,國元證券存在四大違規情形,一是廉潔從業管理存在不足,部分崗位人員出現廉潔從業風險,個別廉潔從業風險線索未按期報告;二是未在承諾期限內完成個別直投項目股權清理工作;三是發布證券研究報告業務管理制度不夠完善,個別研究報告制作不夠審慎、質量控制審核把關不夠嚴格、內控流程存在瑕疵;四是未及時對信息系統故障進行應急報告。
事實上,早在2021年10月,國元證券就曾因制作的研究報告存在資料來源標注不明確、數據選取不夠審慎、研報分析不夠客觀、質量控制和合規審查不到位等問題收到警示函。
在過去的兩年多,公司是否進行了相應的整改?如今為何又在類似的問題上“栽跟頭”?對此,《大眾證券報》記者致電國元證券董秘辦,但電話始終無人接聽。
除了內控管理上的疑惑,此前市場已因國元證券保薦IPO項目中存在的問題,而關注到公司的執業水平及保薦質量似乎存在瑕疵。
如曾由國元證券保薦的海力威IPO。彼時,海力威寧愿支付巨額違約金也要更換保薦機構,只因該券商對IPO項目的重視程度更高。而國元證券在之前給本報的回函中表示:“公司始終嚴格履行保薦職責,高度重視投行業務項目執業質量?!?/p>
此外,從保薦數據看,2023年國元證券的投行業務似乎遭遇了“寒冬”。司2023年半年報顯示,其上半年投行業務收入僅有1.02億元,同比下降60.41%;投行業務利潤為523.89萬元,同比下降96.27%。據Wind統計,2023年國元證券共保薦了17個IPO項目,成功發行上市的僅1家公司,而主動撤回5個,撤否率由2022年的5%上升到29%。
項目撤否率激增之下,國元證券也在2023年業績快報中坦言“公司投行和經紀業務收入下降”。
記者 陳陟 實習記者 黃琴琴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