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通用航空第一股 中信海直受益低空經濟快速發展
作為“中字頭”概念股,中信海直(000099)股價近年來表現不溫不火。而在2023年末大盤調整中,該股卻表現出較好的抗跌性。2月6日,該股在創出7.25元/股的階段新低后企穩回升。21日,該股股價盤中一度漲停,股價創出年內新高。截至收盤,該股上漲6.84%,報收9.68元/股,成交額為9.17億元,換手13.37%。
資料顯示,中信海直是全國性甲類通用航空企業,也是我國通用航空業第一家上市公司,主營業務是海上石油、應急救援、陸上通航、引航風電、通航維修。公司與華為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以通用航空為基礎的交通運輸行業內就企業數字化轉型和空中交通智能化技術改革與應用進行合作。中信海直實際控制人為中信集團,截至2023年6月,公司擁有直升機89架和3架無人機,是亞洲地區最大的民用直升機機隊。海上石油服務是公司當前最主要業務構成,中海油是公司第一大客戶。
華創證券分析師吳一凡認為,2023年12月,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相關政策密集發布,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戰略新興產業,到國家空管委對空域基礎分類增加非管制區域再到深圳市等地方政府的扶持政策落地,意味著從頂層設計到基礎護航到實踐落地,低空經濟的發展迎來重要機遇期。低空經濟對產業鏈拉動性強,可以將低空經濟劃分為:制造—運營—綜合保障三個環節,產業鏈長、科技含量高、吸納就業多,符合國家創新驅動戰略,引領各地產業轉型升級的大方向。通航運輸市場是民航強國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助于完善空中交通網絡,催生航空新興消費品質升級,創造消費場景擴張,包括航空旅游、低空運動等。
對于中信海直的投資機會,吳一凡表示:“隨著中海油持續加大國內勘探開發力度,中信海直海上石油飛行業務將穩中向好。低空飛行方面,公司開通了觀光、短途運輸等業務,已有深圳城際觀光,深圳至珠海、舟山至東極島、深圳至金沙灣等擺渡飛行航線。”
記者注意到,中信海直與多家eVTOL(eVTOL是通用航空領域重要的新型技術)公司接洽并建立了合作關系,還在積極推動無人機業務應用,此外,國內通用機場的建設為公司提供發展機遇。根據規劃,到2025年,我國通航機場將達到500個,較2022年末增加25%。
華創證券預計公司2023年至2025年凈利潤分別為2.55億元、2.83億元、3.23億元,首次覆蓋給予“推薦”的投資評級。
記者 湯曉飛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