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跌反彈優選景氣成長股
近兩日A股市場迎來反彈,滬指收復2800點,成交額今年首次突破萬億元。有券商認為,在宏觀基本面變化不大的背景下,微觀流動性的沖擊和風險偏好下行是核心原因,后續有望迎來改善,建議超跌反彈以價值為底倉,再優選成長股。
國海證券:
關注通信、電子、交通運輸
1月,我國制造業PMI較去年12月小幅改善,疊加經濟旺季將至,宏觀面有望企穩回升。結構上來看,供給好于需求的格局未改,外需出口鏈條存在結構性亮點。
宏觀流動性方面,超預期降準之后貨幣政策進一步發力可期,降準降息有望交替進行,二季度美聯儲大概率降息。微觀流動性有望出現改善,中證500、中證1000雪球產品的敲入逐步進入尾聲,國家隊出手平抑市場波動。
業績披露進入空窗期,風險偏好修復主要來源于國內政策發力,春節之后逐步進入到政策出臺窗口期,可以關注三中全會的改革舉措以及3月初兩會穩增長的相關政策。此外,科技創新仍是今年政策的主旋律。
維持啞鈴型配置思路,超跌反彈首選景氣成長,2月過年前后,市場風格往往向中小成長傾斜,在經歷了1月份充分調整之后性價比凸顯。低波紅利仍是全年類通縮環境下重要的配置方向,高股息將進一步擴散。2月首選通信、電子、交通運輸等行業。
光大證券:
高股息標的仍可作為底倉
從兩個維度比較當前市場與過去底部區間,一個是從基本面的角度,與2022年和2023年進行比較,另一個是從極端情形的角度,與過去幾次市場跌破2800點情形進行比較。
從基本面的角度來看,回顧2022年至今的基本面情況,疫情以及疫情之后的經濟修復仍然是繞不開的背景,但相比較之下,2024年的基本面大概率會有所好轉,并且從近期的經濟數據來看,基本面下行的壓力正在逐步緩解。
從歷史上A股市場低位運行的極端情況來看,上證指數在低位運行通常伴隨著基本面偏弱和部分風險因素,而當前基本面的下行壓力并不會顯著高于近幾年,并且當前市場面臨的風險因素,如短期結構化產品平倉帶來的流動性壓力等因素,有望隨著政策的支持而逐步緩解。
從宏觀經濟環境和市場環境來看,高股息策略仍然可以作為穩定收益的底倉,并且,當前高股息資產的估值和擁擠度并不高,仍具有一定的配置價值。此外,近期各類穩增長、穩市場政策頻頻出臺,其中一些有較為清晰指引的方向,如央企、穩增長、浦東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等或許也值得關注。短期市場反彈,前期下跌幅度大的板塊在反彈過程中可能會更有彈性,因此,本輪市場調整過程中,調整幅度較大的成長板塊值得重點關注。
市場經過前期的調整,當前具有較高的性價比,疊加政策不斷發力,A股市場的春季行情有望逐步到來。從歷史來看,A股在2月通常表現較好。因此,多重利好因素疊加,市場有望筑底反擊。預計2月市場風格或介于均衡與順周期,建議關注石油石化、非銀金融、醫藥生物、傳媒、基礎化工及電子等行業。
考慮到當前市場對于活躍資本市場政策有一定期待,若預期出現落空,“情緒”也可能會出現回落,因此,“強現實、弱情緒”情景也可能會出現,在這種情景下,市場風格或會偏向順周期。
行業打分體系同時考慮了自上而下及自下而上兩個角度。其中,自上而下部分包括市場風格、流動性兩個維度,而自下而上部分包括政策、景氣、估值及籌碼四個維度。從實際打分情況來看,在申萬一級行業中,2月份值得重點關注的板塊,包括石油石化、非銀金融、醫藥生物、傳媒、基礎化工及電子的得分最靠前。
東方證券:
中期左側布局機會臨近
2007年次貸危機之后,經濟增速也陷入低迷。多數國家的通脹率未達到央行的目標水平,各國央行實行寬松的貨幣政策,利率到了2010年已是負值。比較發達國家低通脹低利率時代,中國目前的內生經濟有著較大類似性,但外國通脹高企和國內創新投入的增加將會有獨特性。總體而言,在低通脹、低利率長期持續的過程中,投資者對安全資產、核心資產的偏好很難改變。
資產配置上,可以繼續配置低估值、高分紅為主的行業。自去年四季度以來,基本維持“A股市場在探底過程,或在2024年春節前后迎來拐點”這一觀點。上周,國常會強調“增強市場內在穩定性”,且有一系列金融政策的出臺。政策加碼疊加下跌周期的尾聲,中期左側布局機會正在臨近。同時,相比市場漲跌,行業配置的重要性持續提升。
在配置方面,低估值、高分紅行業的投資機會持續,且有央企市值管理等政策出臺,在估值上和公司治理方面都有明顯的優勢。如高分紅、低估值板塊:石油石化、煤炭、家電、銀行、交運、發電及電網;消費及制造業板塊:白酒、工程機械、貴金屬。
記者 張曌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