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指漲1.44%收復2800點 A股時隔逾兩個月成交重回萬億元
7日,A股延續反彈,上證指數收漲1.44%,收復2800點;深成指漲近3%,創業板指漲逾2%。市場氛圍不斷升溫,成交額自2023年11月21日以來首次突破萬億元。北向資金連續7個交易日凈買入,全天凈買入16.84億元。但市場分化十分明顯,中證500指數漲超6%,中證2000指數跌近3%。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周四是節前的最后一個交易日,預計會平穩度過,建議關注有業績支撐的價值和成長藍籌,逢低布局。
市場分化 成交放量
指數7日午后維持紅盤整理的格局,強勢特征依舊明顯。截至收盤,上證指數漲1.44%,報2829.7點,深證成指漲2.93%,報8708.24點,創業板指漲2.37%,報1707.02點,科創50指數漲3.14%,報743.42點。但中證2000指數跌近3%,北證50沖高回落,盤中曾漲超5%。整體來看,指數分化明顯。
7日,全A市場有3086股下跌,2209股上漲。其中漲停110股,跌停317股,770多只個股跌幅超過7%。冰雪旅游、PEEK材料、城中村改造、拼多多合作商、水產、在線教育等概念板塊跌幅居前。短劇題材中,因賽集團、果麥文化跌逾10%,中廣天擇、歡瑞世紀、思美傳媒跌停。PEEK材料指數深度回調,華密新材跌逾10%,中欣氟材跌停。
而新質生產力概念持續發酵,川儀股份、啟明星辰、埃斯頓、和而泰、克來機電、永創智能、大族激光、遠大智能、遠東股份等漲停。稀土永磁概念連續大漲,中國稀土二連板,西磁科技、九菱科技、中科磁業、英洛華、中科三環、廣晟有色、盛和資源、有研新材、寧波韻升等漲停。鎳礦、純堿、稀有金屬、化學纖維、工業氣體、化學原料、創新藥、鈉離子電池等概念板塊7日紛紛有所表現,漲幅居前。
7日市場最大的亮點是,成交額時隔逾兩個月重回萬億元,高達10219億元,較上個交易日放量956億元。北向資金也持續加倉,全天凈買入16.84億元,一度加倉近47億元,連續7個交易日凈買入。其中,滬股通凈買入9.59億元,深股通凈買入7.25億元。
關注有業績支撐的價值
和成長藍籌
“周三市場延續周二強勢的格局,分時上即便有回落也有資金承接,不過很顯然黃線大幅走低,市場賺錢效應明顯回落。走勢上看,維持大陽線后的震蕩小陽線格局,短期觸碰21日線后明顯承壓,說明追高意愿并不強烈。”源達投資顧問王玉倩7日盤后分析,“好在MACD指標有低位金叉的匯聚狀態,關注后續的修復情況。創業板指表現強勢,三連陽上攻,但成交量明顯出現回落,量價配合不太理想。科創50也是類似的局面,好在量能并未驟降。滬深300、上證50走的比較強,權重方向的表現還是比較強的。”
雖然指數維持強勢特征,但指數與個股的分化情況依舊不減,王玉倩認為:“當下操作有難度,尤其是板塊輪動下,方向的選擇和擇時依舊非常重要。另外,周四是節前的最后一個交易日,預計會平穩度過,但鑒于節假期間的消息不確定性,倉位上還是建議注意點,別怕踏空,如果行情震蕩走好了,機會多的是,但在臨界點附近,還是等更為確定的信號再定奪更好。”
華金證券預計短期反彈可能延續,是否探底成功仍需觀察。根據歷史經驗,其認為,市場底前低估值價值占優,市場底后科技成長占優。當前市場處于筑底階段,因此,反彈主要關注央企改革相關的低估值國企以及高彈性的成長藍籌:一是超跌的高景氣行業如新能源、醫藥等成長性行業;二是政策導向的行業指向TMT以及保增長政策相關的順周期。
業績支撐上,綜合金融、社服、電力設備及公用事業、紡織服裝、非銀、輕工制造行業等年報預告中盈利增速相對較高。華金證券建議短期反彈逢低布局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央國企相關的建筑、石化、銀行、非銀等;二是政策和產業趨勢向上的通信(算力、衛星互聯網等)、傳媒(游戲、影視)、計算機(數據要素、鴻蒙)、消費電子等中的中大市值藍籌股;三是超跌的新能源(電池、光伏)、醫藥(中藥、藥店)、消費(社服、紡服、白酒)。
記者 陳慧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