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第一中標候選人后又落選 龍泉股份近6億元項目“飛了”
本報訊(記者 朱蓉)1月11日晚間,龍泉股份(002671)公告稱,2023年12月9日,公司被確定為“引江濟淮二期工程(水利部分)管道采購標1標”第一中標候選人。2024年1月11日,安徽合肥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網站發布的結果公示顯示,因第一中標候選人山東龍泉管業股份有限公司不具備中標資格,經招標人研究決定,確定第二中標候選人為本標段中標人。
根據公司此前的公告,本次投標報價為5.9億元,約占公司2022年營收的59.19%,項目的履行預計對供貨期間內公司的營業收入和營業利潤產生一定積極影響。
安徽合肥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網站顯示,龍泉股份投標報價為5.9億元,最終中標的中國電建集團山東電力管道工程有限公司中標金額為5.85億元,兩家報價相差僅400萬元。
“選第二名難道只為省400萬元?”“是不是被發現有造假的情形?”對于公司此次未能中標的原因,投資者們紛紛猜測。
“成為第一中標候選人后落選,一般都是存在嚴重硬傷的,肯定不會是相差400萬元的原因,尤其是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作為第三方監管時審核更加嚴格。”一位有投標經驗的業內人士在接受《大眾證券報》記者采訪時分析認為,“具體原因需要對照招標文件才能明確,但通常是在公示期間被舉報或投訴,其前期提供的資料、人員資格、行政處罰等方面被發現問題,并且甲方掌握了明確證據,在向對方發出書面文件進行核實后,對方未能于指定時間內給出合理解釋才會被取消資格。”
對于具體原因,記者12日以投資者身份致電龍泉股份,公司董秘辦工作人員稱:“我們得到的信息就是‘不具備中標資格’,事情是別的部門在對接,具體原因我這邊不清楚。”
當被問及此次事件會否對公司后續業績造成影響時,對方表示:“公司是訂單式生產,此次未能中標沒有造成庫存損失,只是本來招標文件里2024年有部分供貨,這部分預期沒有了。目前公司訂單充足,截至去年10月底,訂單已經達到20多億元。”記者 朱蓉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