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板塊大漲 北證50指數10日逆勢反彈
在經歷前一日4%的超跌后,北證50指數10日逆勢反彈,盤中一度漲逾2%,截至收盤漲幅1.01%。北交所240只個股中190只上漲,蓋世食品盤中一度漲逾21%,收盤上漲13.09%。業內人士認為,北交所個股估值迎來系統性重估。
三大板塊組成上漲主力軍
10日,北交所240只個股中190只個股上漲,48只個股下跌,2只個股平盤。蓋世食品低開高走,盤中漲幅一度超過21%,最終以13.09%的漲幅收盤,漲幅位列北交所個股之首。方大新材尾盤拉升,截至收盤上漲11.23%;太湖雪、潤普食品、鴻智科技分別上漲10.9%、10.54%、10.51%。北證50指數成份股惠豐鉆石收盤大漲10.47%。此外,騎士乳業、廣廈環能等22只個股漲幅超過5%。
分行業看,10日北交所190只上漲的個股中,工業、材料及信息技術板塊成為上漲的主力軍,上漲個股只數分別為52只、43只及43只。
方大新材主營業務為物流快遞包裝的生產、銷售以及膠黏材料研發,產品包括背膠袋、防水袋、氣泡袋和可變信息物流標,是亞太地區主要的背膠袋產品供應商之一,且是中國早期自主研制物流快遞行業配套塑料包裝、膠黏制品的公司之一。
蓋世食品主營業務為海洋食品和食用菌食品等預制涼菜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遠銷日本、美國、加拿大、德國、西班牙、新加坡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
惠豐鉆石主要從事金剛石粉的研制與經營,是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超硬材料分會常務理事單位,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生產的各品牌產品暢銷國內外市場,60%以上的產品出口到歐、美、日、韓、印度和東南亞市場,出口量逐年增加。
估值將迎來系統性重估
在近期市場熱捧之下,北交所個股估值得到顯著修復。《大眾證券報》記者通過Wind統計發現,截至10日,64只個股市盈率較首發時增幅超過100%。此外,62只個股市盈率仍待修復。
開源證券北交所研究中心總經理諸海濱認為,“深改19條”開始實施后,正由量變到質變,北交所也從之前較為孤立市場向A股體系融合。2023年下半年度以來,北交所上市與受理保持較高速度。隨著北交所轉板制度的暢通、直聯機制對于優勢企業自新三板上市北交所的支持、北交所直接IPO制度的探索與落地,北交所市場的整體估值中樞正面臨重新確定。
除了估值的修復,北交所個股日均換手率也在大幅提升。10日,北交所240只股票中49只個股換手率超過10%,泰鵬智能、力王股份、舜宇精工3只個股換手率超過50%。而在2023年10月的最后兩個交易日,僅有力王股份換手率分別達到50.24%及28.41%,此外科強股份、視聲智能、鼎智科技3只個股于2023年10月30日換手率超過10%。
諸海濱表示,隨著市場建設與發展,北交所的換手率與雙創的差異逐年減小,2023年的換手率幾乎與科創板拉平。北交所上市公司機構研究覆蓋提升從16.25%至29.17%,主流投資機構增加對北交所上市公司的研究后,北交所研究覆蓋也逐漸完善。有效評級覆蓋北交所上市公司占比從2022年12月31日的16.25%,提升至2024年1月6日的29.17%。可以觀察到2023年9月1日的“深改19條”發布后、2023年11月行情后為研究覆蓋增加較快的兩個時間段。主流投資機構增加后,對北交所上市公司的研究拉齊了認知差,北交所或將會隨之迎來系統性重估的第二步,逐級推動。
申萬宏源認為,中期方向看,2024年上半年整體環境仍然有利于北交所市場。科技領域政策與產業催化劑較多,當前北交所個股PE仍低于雙創,不存在明顯泡沫,北交所公司70%以上市值低于20億元,科技重估仍有機會;政策集中釋放,轉板、直接IPO、換代碼等事件也將催化市場;資金正向流入的趨勢不變,北交所新產品、公募投資權限打開正在路上,北交所的籌碼結構較優,市場活躍仍有優勢。綜合來看,北交所仍是“以攻為守”較好的方向。記者 朱蓉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