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主后股價大漲 ST大集能否借此“逆風翻盤”
1月3日晚間,ST大集披露了實控人將變更為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的相關事項。1月4日,其股價“一字”漲停,報收1.58元/股,并帶動供銷社板塊逆勢大漲,漲幅達2.94%。隨后,公司能否借此提升經營能力并順利“摘帽”成為市場討論的熱點。
告別海航
正式投入供銷“懷抱”
時隔兩年,繼航空、機場板塊實控權移交后,原海航集團的商業板塊也將正式易主。ST大集在公告中表示,公司與供銷商貿、中合農信、中合聯簽訂投資協議,供銷商貿、中合農信、中合聯作為產業投資人擬以現金13億元合計購買26億股轉增股票,產業投資人牽頭引入財務投資人,其中,第一批財務投資人,按照不低于0.99元/股購買不低于18億股轉增股票。
交割完成后,供銷商貿、中合農信、中合聯將分別持有公司6.97%、6.08%、0.52%的股權,產業投資人將合計持有公司13.57%的股權。供銷商貿、中合農信、中合聯與公司股東新合作集團構成一致行動關系。此次投資完成后,產業投資人、新合作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將合計持有公司21.28%的股權。
公司控制權將發生變化,因供銷商貿、中合聯與新合作集團擬將表決權委托給中合農信,公司控股股東將變更為北京中合農信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公司實際控制人將變更為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值得注意的是,ST大集本次引入的產業投資人供銷商貿、中合農信、中合聯與公司股東新合作商貿連鎖集團有限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均為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
據悉,ST大集為大型全國性商品流通服務企業,主要業務涵蓋百貨購物中心、商超連鎖、商貿地產及供應鏈創新業務。資料顯示,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是全國供銷合作社的聯合組織,由國務院領導,設立理事會、監事會,實行理事會主任負責制。
供銷社板塊大漲
“摘帽”成討論熱點
對于易主后公司的整體規劃和定位,根據投資協議,ST大集控股股東將借助供銷社的平臺、網絡等優勢,通過整合多方產業鏈優質資源,構建以商業網點、商貿流通產業為基礎,打通供銷城鄉雙向流通渠道,做優做強雙向流通平臺,形成集商業運營、商貿物流和商品貿易三位一體的業務布局,將上市公司打造成為國內領先的城鄉流通基礎設施建設運營商。
上述消息發出后,ST大集“一字”漲停,股價報收1.58元/股,截至收盤,漲停板上仍有逾110萬手“排隊”搶票。由此帶動了供銷社板塊逆勢大漲,漲幅達2.94%。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曾表示,力爭到2025年,全系統通過從上到下建設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土地托管面積達到1.5億畝,各環節農業社會化服務規模達到3億畝次,服務帶動小農戶5000萬戶以上。
業內人士認為,供銷社參與農資銷售環節也有利于我國農資企業渠道整合,從而帶動行業集中度提升,本身屬于供銷社體系或者可以切入供銷社農資銷售體系的企業有望獲益。
此前,ST大集被深交所實施其他風險警示,主要原因系上市公司最近三個會計年度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后凈利潤均為負值,且最近一年審計報告顯示公司持續經營能力存在不確定性。資料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ST大集實現營業收入10.4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3.79億元。
那么,易主后對ST大集后續經營管理及業務有何影響?公司是否能借此提升經營能力并順利“摘帽”?ST大集相關工作人員4日告訴《大眾證券報》記者,“摘帽”的相關事項還需關注后續公司披露的年報。資料顯示,公司將于4月30日披露2023年年報。
記者 陳慧 實習記者 孫瑋澤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