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運概念股追隨集運期市走強
周二,航運概念盤中強勢拉升,漲幅達2.99%。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收盤,國航遠洋漲幅達12.52%,寧波遠洋、興通股份攜手漲停,華光源海、渤海輪渡、寧波海運等多只個股紛紛跟漲。
消息面上,2023年12月31日,全球航運巨頭馬士基公司確認,“馬士基杭州”輪在從新加坡到埃及蘇伊士港途經曼德海峽時遇襲。計劃部分船舶重返紅海不到一周的馬士基宣布再次停航48小時。有分析人士指出,如果馬士基決定將目前的停運延長到幾天以上,業內其他公司可能會效仿。
紅海航線占全球集運運力超過1/3,占油運運力超過一成。暫停紅海航線將直接推升集運價格。Wind數據顯示,1月2日,集運指數(歐線)2404封漲停板,漲幅高達20%。受到集運期貨(歐線)價格進一步大漲的刺激,A股市場相關概念股亦大漲。
據上海航運交易所消息,上周,中國出口集裝箱運輸市場繼續受到地緣風險的考驗,亞歐等航線運輸市場運價繼續大漲,帶動綜合指數大幅上行。2023年12月29日,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上海出口集裝箱綜合運價指數為1759.57點,較上期大幅上漲40.2%。
“近期紅海相關航線運價大幅攀升,較繞道好望角導致運距上行對成本的影響更大,油價也受到抬升。短期內運價彈性并非由航運成本的變化幅度所決定,而是取決于運價和貨值(或無法及時運送的可能損失金額)之間的比例。”華泰證券分析認為,目前中國正處于春節前的備貨出貨潮,而運價彈性在航運旺季或供需平衡轉化的閾值附近最大。同時,也不排除船運公司在紅海事件發生后“以量換價”,進一步助推運價。
浙商證券研究員李丹認為,中期來看,油輪新交付運力有限,供給剛性奠定周期基礎,地緣事件帶來的需求端意外事件有望帶來強運價彈性,根據克拉克森數據(截至2024年1月1日),原油油輪2024年至2025年供需差分別為3.5%和2.7%,成品油輪供需差分別為4.5%和-1.3%,看好油運景氣周期向上。另一方面,繞行對歐洲航線、地中海航線等運力供給產生沖擊,帶動運價高漲。時效延長疊加運價高增,或促進部分強時效性貨物轉向空運,有望為空運運價提供一定支撐。
主營業務為國際、沿海和長江航線的航運業務、船舶代理業務及干散貨貨運代理業務的寧波遠洋2日股價漲停報收,主力凈流入9327.4萬元。對于股價漲停的原因,寧波遠洋相關工作人員表示,股價可能是受大環境的影響,目前公司的生產經營都是正常的。記者 陳慧 實習記者 孫瑋澤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