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迎來降準窗口期 春節前資金面將保持總體平衡
本報訊(記者 劉揚)2024年1月2日,央行公告稱,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137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為1.8%。Wind數據顯示,當日10060億元逆回購到期,因此單日凈回籠8690億元。本周央行公開市場將有26640億元逆回購到期,其中,周三至周五分別到期5720億元、6000億元、4860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由于1月屬于經濟數據“空窗期”,而且經歷跨年跨節,因此市場對資金面關注度提升。一般來看,1月資金面一般呈現先松后緊特征。月初資金面往往較為寬松,隨著繳稅繳準、春節取現、資金到期規模較大等擾動因素增加,自中上旬起有所收緊,曲線結構隨之走平,同業存單同樣受一定影響,但相對短期資金受影響程度有限。央行對應于中旬起逐步加大貨幣凈投放力度,隨著資金面有所平穩而逐步減少流動性投放。
回顧歷史來看,根據Wind統計,2014年以來,歷年1月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多為凈投放,規?;驹?000億元以上,2016年更是凈投放18475億元,緩解開年后資金緊張。MLF方面,除2019年降準置換MLF以外,歷年均有超過2000億元的大額凈投放。
“自2020年起,央行主要通過逆回購等公開市場操作來滿足春節前的流動性缺口。但考慮到2024年春節時間為2月10日,預計節前逆回購凈投放或主要集中于1月末以及2月上旬。當前逆回購余額持續偏高,預計1月逆回購或呈現凈回籠的狀態,1月末逆回購余額或回落至2萬億元左右,對應凈回籠逆回購約為8400億元。”信達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李一爽分析認為。
東吳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李勇則表示,考慮財政存款、現金走款和銀行繳準因素后,2024年1月存在2.9萬億元的流動性缺口。近期央行提及維護年末流動性合理充裕,預計央行將積極通過公開市場操作進行對沖。
從歷史來看,央行未在公開市場投放超額流動性的年份通常有寬松貨幣政策出臺。比如,僅2018年和2019年1月公開市場操作凈投放為負,而當年分別有降準、降息釋放流動性。2018年1月17日,央行宣布于1月25日實行定向降準,釋放3000億元左右流動性;2019年1月4日,央行宣布于2019年1月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置換部分中期借貸便利,釋放1.5萬億元流動性。
需要留意的是,1—2月是央行降準降息的重要窗口,2012年以來共經歷5次降準、1次降息。那么,今年逆回購余額高企,央行去年連續兩個月大額續作MLF,2024年一季度是否會降準?
“基于加強貨幣與財政配合、呵護銀行凈息差等因素,若2024年一季度政府債發行前置,降準釋放低成本長期資金確有必要。若央行遲遲不降準,還是通過公開市場加MLF投放基礎貨幣和流動性,則即使考慮降息,仍然會導致資金利率偏高?!碧祜L證券總量研究大組長、固收首席分析師孫彬彬分析認為,“總體來看,結合近期表述,宏觀層面市場可以對后續貨幣政策保持一定樂觀,微觀上仍要注意防空轉套利對流動性的調節。預計春節前資金都會保持總體平衡,不會緊,但是元旦后特別是稅期開始資金可能還是會有所波動,總體中樞未必顯著下行?!?/p>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