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向資金單日凈買入額創5個月新高 低估值藍籌股大漲激發做多人氣
周四,滬深A股在成交量配合下震蕩走高,電氣設備、保險、釀酒板塊領漲,煤炭、水務、電力、石油板塊出現調整。28日,上證綜指上漲1.38%,報收2954.70點;深證成指上漲2.71%,報收9441.05點;創業板指上漲3.85%,報收1879.50點;兩市共成交8844億元,較周三明顯放大。對于短期市場,業內人士認為,隨著一批低位藍籌股走強,大盤重心有所上移,臨近年關,投資者可加大布局力度,重點關注新能源、通信板塊的走勢。
大盤價漲量增
28日,大盤早盤小幅高開,隨后在成交量配合下震蕩走高。截至收盤,上證綜指上漲40.09點,漲幅為1.38%;深證成指上漲249.30點,漲幅為2.71%;創業板指上漲69.67點,漲幅為3.85%;兩市共成交8844億元,較周三放大2476億元。值得一提的是,北向資金28日凈買入135億元,單日凈買入額創5個月新高。
板塊方面,電氣設備、礦物制品、保險、酒店餐飲、釀酒板塊領漲,其中,電氣設備板塊上漲5.63%,排名第一。盡管大盤上漲,但煤炭、水務、電力、石油板塊表現不佳,其中,煤炭板塊下跌1.81%。個股28日漲多跌少,滬市方面,上漲的有1860只,下跌的有402只;深市方面,上漲的有2499只,下跌的有335只。
概念股方面,光伏等賽道股集體走強,隆基綠能、晶澳科技、愛旭股份、金剛光伏、鈞達股份等30多只個股漲停,此外,鋰電、風電板塊均跟隨走強。消費股展開反彈,舍得酒業漲停,中國中免漲超8%。券商股盤中拉升,華鑫股份漲停。跌幅榜上,“龍字輩”個股持續調整,龍韻股份、龍頭股份等個股跌停。
對于光伏行業,甬興證券認為,11月,國內光伏裝機量環比回升,組件逆變器出口數據得到改善。根據國家能源局數據,11月,國內光伏新增裝機為21.32GW,同比增長185%,環比增長57%;1至11月,國內光伏累計裝機163.88GW,同比增長149%。在國內光伏新增裝機連續三個月環比下降后,由于國內年底通常會迎來搶裝,因此,11月裝機數據明顯修復,預計12月國內光伏數據將繼續環比提高。
市場風格悄悄轉變
在大盤上漲之時,記者注意到,一批前期大漲的題材股紛紛調整。同花順統計顯示,28日跌停的個股多為近期游資青睞的題材股,如真視通、龍頭股份、高新發展、播恩集團、銀寶山新、三柏碩、龍韻股份、威龍股份。業內人士認為,在游資博弈跨年“妖股”之時,一批先知先覺的資金已經開始布局真正的跨年板塊,它們主要是一批經過前期大幅下跌后,近期逐步企穩的藍籌股。
盡管上證綜指28日僅上漲1.38%,但滬深300指數28日卻上漲超過2%。滬深300指數成份股中,28日漲幅前10位的分別是邁為股份、愛美客、天合光能、晶盛機電、隆基綠能、晶澳科技、福斯特、天賜材料、陽光電源、福萊特,不難發現,新能源產業鏈成為資金買入的重點領域。
海通證券一分析師告訴《大眾證券報》記者,隨著證監會調整優化融券相關制度,A股市場給予了積極反應。10月14日,證監會調整優化融券相關制度,對融券及戰略投資者出借配售股份的制度進行針對性調整優化,在保持制度相對穩定的前提下,階段性收緊融券和戰略投資者配售股份出借。12月27日,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在答記者問時表示,多數證券公司在落實新規要求上基本到位,但現場檢查也發現個別證券公司存在關聯方核查不夠深入等問題。該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證監會將按照中央金融工作會議要求,全面強化穿透式監管,一方面,壓實證券公司責任,加強對客戶交易行為和交易目的的穿透式管理,嚴禁參與違規或為違規提供便利;另一方面,強化監管執法,建立健全穿透式監管的工作機制,對通過多層嵌套、合謀交易、串聯套利等方式違反“限售股不得融券”等要求的行為從嚴打擊。
年底關注藍籌股動向
對于短期市場,業內人士認為,隨著一批低位藍籌股走強,大盤重心有所上移。臨近年關,投資者可重點關注新能源、通信板塊的走勢。
中原證券認為,當前,上證綜指與創業板指數的平均市盈率分別為11.60倍、31.42倍,處于近三年中位數以下水平,市場估值依然處于較低區域,適合中長期布局。未來股指總體預計將維持蓄勢震蕩格局,同時,仍需密切關注政策面、資金面以及外部因素的變化情況。建議投資者短線關注軟件開發、半導體、通信服務以及消費等行業的投資機會。
萬和證券認為,在當前A股市場估值處于歷史低位的情況下,一方面,伴隨經濟持續復蘇,A股盈利正步入上行周期,投資者信心逐漸恢復,新增入市資金規模預計將不斷加大;另一方面,預計美聯儲加息政策將在2024年年中轉向,屆時,北向資金或將重拾往昔流入趨勢。多方積極因素疊加,將為2024年A股筑底回升注入動力。2024年,投資者可重點關注醫藥生物、有色金屬、電子三個行業;主題機會方面,可關注機器人、華為產業鏈及人工智能等。
記者 湯曉飛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