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化工等板塊逆市回升 市場有望迎來修復性行情
26日,滬深兩市股指維持弱勢震蕩格局,深成指、創業板指數跌超1%。截至收盤,滬指跌0.68%,報2898.88點,深成指跌1.07%,報9157.25點,創業板指跌1.26%,報1808.50點。滬深兩市合計成交6099億元。由于本周收2023年年線,因此,本周走勢對于12月的月線非常關鍵。業內人士觀點認為,指數有望迎來修復,投資者可耐心等待市場變盤時刻的來臨。
磷化工板塊漲幅居前
周二,A股午后整體呈現震蕩態勢,一度出現短暫反彈,但持續性較差。北證50指數波動明顯,最終收漲逾1%。滬深兩市共824只個股上漲,4397只下跌,平盤100只,成交額6099億元,較前一交易日的6081億元增加18億元。
在板塊方面,磷化工漲幅居前,川金諾20厘米漲停,清水源漲超9%。“龍字輩”個股再獲資金青睞,龍頭股份、龍洲股份、龍星化工、龍韻股份、世龍實業、祥龍電業漲停。虛擬現實概念股表現搶眼,雙象股份、真視通、亞世光電、捷榮技術、道明光學漲停。跨境電商概念逆勢活躍,海程邦達、上海鳳凰、三柏碩漲停。合成生物學概念持續發酵,播恩集團、蔚藍生物漲停,圣達生物觸及漲停。
短劇概念分化,天威視訊、歡瑞世紀漲停。水務板塊午后異動拉升,海天股份、聯合水務漲停。光伏概念局部異動,三峽新材、清源股份漲停。紡織服裝板塊活躍,安正時尚、錦泓集團漲停。游戲股沖擊余波未平,大晟文化、寶通科技、游族網絡、凱撒文化跌幅明顯。半導體產業鏈走弱,聚辰股份、甬矽電子、芯朋微、華海清科、富創精密、納思達等多股跌逾5%。CPO概念股普遍回調。
巨豐投顧高級投資顧問游曉剛認為,近期,A股三大股指出現連續下滑,市場情緒回落。農業、醫藥、公用事業、原油等概念翻紅,偏向權重,汽車、人工智能、芯片半導體等下滑較大。技術上,市場出現極度縮量,拋壓正在變少。當前大底判斷不會改變,超跌博弈為策略。近期,科技題材概念持續表現超跌,后續注意芯片、半導體、數字經濟、人工智能、新能源等前景概念的反彈機會。短期內,在活躍資本市場的定調下,管理層不斷推出相關政策舉措。在不斷釋放提振經濟和維護市場穩定的趨勢下,托底效應明顯。隨著長線資金的陸續進場,指數震蕩蓄勢為主,建議投資者整體以低吸持倉為主,耐心等待市場變盤時刻的來臨。
指數有望迎來修復
周二下午1點50分,北證50指數盤中波動明顯,在北證50指數回調之時,貴州茅臺股價開始拉升,中國人壽、中國平安、招商公路、中信特鋼、河鋼資源、海螺水泥、祁連山等“中特估”個股出現拉升,長江電力、中煤能源、中國船舶、中科曙光止跌回穩。近期,中國石油連漲4個交易日,中國移動也從87.35元/股漲到96.8元/股。
“中特估”的相關概念在去年四季度被市場接受,經過一段時間的醞釀,在今年二季度出現了一波比較大的行情。申萬二級行業中的通信運營商和國有大銀行板塊今年以來漲幅分別為26%和17%,僅次于TMT的一系列板塊,農行、中行漲了37%,中國移動漲了52%,是上證綜指跑贏大部分大盤股指數的重要推手。“中特估”中除了電信運營商之外,大部分行業都是順周期行業,對宏觀環境敏感,所以,下半年基本處于調整狀態。但即使是“中特估”中最弱的建筑板塊,也是地產鏈中最強的方向,沒有跌破去年的最低點。
市場人士表示,未來,隨著美國加息周期正式結束,到明年二季度或三季度開啟降息周期,在連跌4年的港股估值的整體修復中,明年“中特估”估值優勢至少也可以保持。從標準價值投資的角度,A股將從一個成長股市場,漸漸轉變為“價值與成長平衡”的市場,也將利于“中特估”的上行。
中信建投證券認為,當前時點機會大于風險,今年底明年初是機構年度資產配置的窗口期,投資者可繼續保持低吸為主。配置上重點關注:一、前期超跌的新能源板塊;二、油、煤炭、油運、銅、鋁、黃金;三、適當布局滬深300指數的企穩。
記者 黃都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