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發現】齊魯銀行:步入規模增長快車道
齊魯銀行(601665)成立于1996年6月,原名濟南市商業銀行,是山東省首家城商行,2021年6月在上交所掛牌上市。公司以“打造行穩致遠的精品銀行”為戰略愿景,戰略布局山東省省會濟南,輻射渤海區域。公司2022年全年實現營收110.64億元,同比增長8.82%。2023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90.97億元,和上年同期相比增長8.24%。齊魯銀行高速擴表進程持續,繼2022年末總資產突破5000億元后,2023年第三季度末資產總額為5684.91億元,同比增長超過15%,為業績增長奠定擴表基礎。
深耕省內市場,盡享經濟大省的區位優勢。山東省GDP總量位列北方省份第一,財政實力雄厚,第三產業高速發展,經濟增長潛力可觀;省內濟南市和青島市均為萬億元GDP城市,引領山東“雙中心”城市群協同發展,優質經濟土壤培育出卓越區位優勢,為齊魯銀行開拓業務提供廣闊空間。齊魯銀行作為山東首家城商行,大本營為省會濟南,聚焦山東省內發展,同時輻射渤海區域,分支機構覆蓋濟南各核心區縣與山東12個地級市。2018年初,山東省委提出新舊動能轉換的目標是“一年全面起勢、三年初見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優勢”。2022年為“五年取得突破”之年,預計未來5至10年將繼續加快產業轉型升級。近年來,山東深入布局“八大戰略”,重點推進“新舊動能轉換”戰略工程,著力打造“十強產業”。省會濟南承接多項政策利好,核心區位優勢顯現,未來經濟發展可期。
異市擴張和縣域下沉持續推進,助力高速擴表。齊魯銀行圍繞山東省“三個十大”行動和山東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新舊動能轉換等重點戰略,全面加大信貸支持力度。“異市擴張”進行時,山東省內濟南市以外地區貸款投放比例持續提升,截至2022年末,異地(濟南以外地區)貸款占比約為55%,反超濟南地區。“縣域全覆蓋”原則推進,持續增設縣域支行,存、貸款增速大幅領先全行平均水平,縣域覆蓋率超過50%;村鎮銀行凈利潤高增,產能持續釋放。依托區域發展勢頭,齊魯銀行步入規模增長快車道。
區域戰略機遇賦能對公業務,基建與高技術產業或成新抓手。深厚的國資背景奠定良好對公基礎,乘著“新舊動能轉換”等區域戰略政策東風,齊魯銀行作為深度服務本土經濟的城商行,充分發揮對公“壓艙石”的作用,政信類客戶往往作為省市重點項目的承接主體,一直是其重要客群。齊魯銀行公貸10年間(2012-2022年)CAGR超過19%,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末,貸款總額達2022.99億元,公貸占比在上市銀行中居前列。隨著“十強產業”建設相關政策持續深化,基礎設施建設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將迎來重要發展機遇,基建與高技術企業中長期貸款有望成為銀行對公業務新的增長點。
零售轉型助力業績增長,中收支撐盈利能力復蘇。零售轉型持續推進。從量上看,個貸比例持續上升,2023年第三季度末提升至51.61%,普惠小微增速強勁;從價上看,高個人存款占比、低負債成本助力凈息差企穩。量價優勢釋放背景下,齊魯銀行業績增長表現亮眼,2023前三季度營收增速位列上市銀行前列。中收支撐盈利能力漸趨復蘇。2019年后,理財業務規模擴大,帶動委托及代理業務、結算與清算業務大幅增長,較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21.38%、21.85%。齊魯銀行還將推出基金代銷業務,打造新的利潤增長極。借助貿易金融、供應鏈金融、資產池系統等平臺,實現深度粘客、拓客、增客,場景獲客渠道更廣泛,發揮渠道及客戶優勢,帶動手續費實現較快增長。
歷史包袱持續出清,不良率、關注率實現雙降,撥備不斷增厚。天津、聊城不良資產處置積極,歷史存量包袱加速消化,2023第三季度末不良率為1.26%,較上年末下降3個基點;關注率1.45%,較上年末下降26個基點。通過持續優化授信準入、完善貸后管理、管控逾期貸款等措施,當前不良風險穩定可控。2023年第三季度末,撥備覆蓋率提升至313.89%,較上年末提高32.83個百分點,資產質量穩定提優背景下,撥備釋放利潤空間加大。
中信證券表示,齊魯銀行經營區位優勢突出,戰略轉型的持續深化帶來營收端增長動能。公司賬面資產質量大幅改善,風險抵補能力持續夯實。預測公司2023年至2025年EPS分別為0.84元、0.96元、1.12元。綜合三階段股利折現模型(DDM)和可比上市銀行估值,給予公司A股2023年0.73倍PB估值,對應目標價5.13元/股,首次覆蓋,給予“增持”評級。 記者 劉希瑋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