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增長承壓,愛爾眼科何以保持領先
愛爾眼科董事、副總裁、董秘吳士君
自2009年上市后,愛爾眼科“好風憑借力”,快速成長為全球最大的連鎖眼科醫療集團。今年前三季度,愛爾眼科依然維持了較高的業績增速,實現營業收入 161.47億元,同比增長22.95%;歸母凈利潤31.81億元,同比增長34.97%。
然而,欲戴皇冠,必承其重。即使身處眼科醫療服務這條“黃金賽道”,在當前經濟增速放緩、外資持續流出的背景下,“眼茅”愛爾眼科在二級市場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行至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目前越來越多的市場投資者認為愛爾眼科的估值已經非常具有吸引力,而估值又與公司未來可預期的業績增速高度正相關。這一切最終還是取決于愛爾眼科的堅韌性和靈活性。
化繁為簡,對愛爾眼科的三問歸結于:市場潛力大,怎么挖?技術要領先,怎么追?人才需求大,怎么留?
市場潛力大,怎么挖?
在巨大的市場需求面前,愛爾眼科更忙了。
據年報顯示,2022年,愛爾眼科的門診量達1125.12萬次,同比增長10.35%;手術量87.07萬例,同比增長6.54%。此外,公司的“1+8+N”戰略穩步實施,持續向前邁進。
這距離滿足大眾眼科市場需求,還遠遠不夠,一組參考數據是,據《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22年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達2.8億,占總人口19.8%,預計2050年老年人口達4億以上,由此預見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白內障、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老花眼治療等相關需求會逐步提升。另一方面,國家衛健委公布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青少年總體近視率達52.7%,近視人群高發化、低齡化、高度化形勢嚴峻。
伴隨著國民收入水平和醫療意識的提升,近年來,國內眼科醫療需求持續釋放,市場空間仍在不斷增長。同時,眼科技術的持續創新,也不斷為行業帶來更先進、更高端、利潤空間更大的治療手段。如何做好高質量的服務,滿足更多人多元化的眼科醫療需求,是愛爾眼科一個持續的“命題”。
近年來,愛爾眼科在持續“下沉”的同時并行“拔高”策略。“下沉”體現在,愛爾眼科早年間定下的“分級連鎖”策略,即以“中心城市醫院—省會城市醫院—地級醫院—縣級醫院”為標準劃分層級,加快較大城市一城多院、眼視光門診部和愛眼e站的橫向同城分級診療網絡建設,加大服務基層的覆蓋面;“拔高”則體現在,穩步推進全國中心城市和重點省會城市的區域性眼科中心,不斷提供更高質量的技術與服務,加快世界、國家及區域一流眼科醫學中心建設,帶動更多集團內醫院整體前進,讓分級連鎖模式在新的階段有了新的內涵。
獨具特色的“分級連鎖”發展模式及其配套的經營管理體系,為愛爾眼科長期健康快速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其在全國布局醫院的數量也有了快速的增長。截至目前,愛爾眼科開設醫療機構達800余家,其中中國內地700余家,中國香港8家、美國1家、歐洲101家、東南亞14家。
作為全球最大的眼科醫療連鎖企業,愛爾眼科目前在渠道布局、數字化應用、科教研結合等方面領先優勢顯著,后續業績穩健增長動力充沛。
技術要領先,怎么追?
“拔高”需要持續提高技術高度及服務質量,“下沉”則需要源源不斷的高質量人才梯隊。
醫療行業的底氣在技術,行業頭部企業在科技創新、產業鏈整合及帶動輻射等方面更是有著顯著優勢,在此背景下,愛爾眼科的研發投入持續增加。數據顯示在2020年—2022年間,愛爾眼科研發人員數量分別為291人、573人、831人,研發投入分別為1.64億元、2.23億元、2.72億元,皆呈現快速增加。
同時,愛爾眼科在不斷加大臨床新技術的研發,不斷加快全球新技術、新產品引進和推廣應用。比如今年上半年,愛爾眼科率先引入全球首款提供 33厘米近視力的連續視程人工晶狀體,并在沈陽、重慶、武漢、衡陽、海口5地成功實施國內首批植入手術;博鰲樂城愛爾眼科醫院完成國內首批以色列 “EndoArt人工角膜內皮層膜片特許植入手術”,利用人工角膜移植技術為更多疑難復雜的高危角膜病患者帶來光明和希望。
實際上,除了在新技術應用領域,愛爾眼科通過多年的校企合作與學術投入,已經建立從本科到博士后的全鏈條人才培養孵
化體系,包括國家級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其中,2021年建立的首個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截至目前已有6名博士后順利出站,這也意味著愛爾眼科已全面打通了從本科到博士后的全鏈條人才培養孵化體系。
近年來,愛爾眼科持續完善醫教研平臺建設。今年上半年,新獲批湖南省外國專家工作站、長沙市數字眼科技術創新中心,形成了 “多院”“多所”“五站”“四中心”“四基地”“一平臺”“一室”的創新型醫教研一體化平臺,并正式接棒“第十九屆世界近視眼大會”和“第十八屆世界眼科醫院協會年會”的主辦權。
人才需求大,怎么留?
48項培訓種類,776位帶教老師,占地12個標準籃球場大小,投入超過6000萬元,未來每年可培養的醫生量超過5000人次……這組數據源自愛爾眼科的國際臨床培訓中心 (英文全稱-AICTC,以下簡稱“國培中心”),它已正式起航,有望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眼科技能培訓平臺,為全球醫療人才孵化助力。
國培中心的意義不僅是作為愛爾眼科醫、教、研、產、投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真正能實現診療技術、教育培訓、學術科研等多個維度國內國際雙向賦能,為推動“1+8+N”戰略目標的實現培育
更多的優秀眼科專業人才,焦點的意義更在于,在我國眼病患者日益增長的診療需求和巨大眼科人才缺口不平衡的當下,它提供了一種眼科專業人才培育的新探索模式。

此外,在今年9月舉辦的第二十七次全國眼科學術大會(CCOS2023)上 ,愛爾眼科發布人才北斗計劃:未來10年,愛爾眼科將引進與托舉世界級戰略科學家10人,行業領軍人才100人,培養眼科業務骨干1000人,眼科專業、管理人才10000余人,旨在為行業培養一批有理想、有胸懷、有責任感、臨床技術與科研實力并重的復合型眼科高端人才。
值得一提的是,自上市以來,愛爾眼科先后實施了股票期權、限制性股票以及合伙人計劃、省會醫院合伙人計劃等多形式、多層次激勵措施。在2021年覆蓋對象6000余人的股權激勵計劃后,2022年,愛爾眼科新授予1146名激勵對象。
培訓中心、人才計劃、股權激勵無疑是為愛爾眼科十年乃至二十年發展進行的力量儲備。“這是一個開放、共享、共贏的平臺,將向全國乃至全世界眼科同道開放場地、設施及培訓項目,為培養優秀眼科人才提供廣闊平臺。未來,我們希望與全球眼科同仁一起努力,讓更多的眼科醫生從這里走向世界,為人類眼科學和視覺科學的發展貢獻力量。”董事長陳邦如是說。
從人才培養到科研創新,愛爾眼科作為全球最大的眼科連鎖醫院,其競爭優勢早已不局限于規模。
龔斯軒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