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發現】敷爾佳:醫用敷料與功效性護膚品齊頭并進
敷爾佳(301371)成立于2017年,從事專業皮膚護理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基于透明質酸鈉與膠原蛋白研究,形成皮膚護理的多元產品矩陣,覆蓋敷料、貼膜類醫療器械產品和水乳、精華、噴霧等功效性護膚品,旗下主品牌是“敷爾佳”,械字號敷料是其主要特色產品。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2021年,公司的貼片類產品銷售額為貼片類專業皮膚護理產品市場第一,市場份額為15.9%,其中,醫療器械類敷料貼類產品份額為17.5%,同樣位居市場第一;功能性護膚品貼膜類產品份額為13.5%,市場排名第二。2018年至2022年,公司營業收入由3.73億元增長至17.69億元,CAGR(年復合增長率)為48%;歸母凈利潤由2.00億元增長至8.47億元,CAGR為43%。
皮膚護理市場規模龐大,貼片類產品潛力豐厚。2022年,我國皮膚護理市場規模達3600億元,其中,專業護理市場達464億元,預計規模有望以18.3%的CAGR于2026年達877億元。醫美與醫療場景發展推動貼片類產品高速成長,預計至2026年,敷料貼與貼膜護膚品規模分別達173億元和99億元,對應CAGR為27%和17%。
公司推新能力優秀,械字號品牌背書認證,妝字號護膚品乘勢而上。通過成功打造兩款核心的械字號明星單品——“白膜”和“黑膜”,公司樹立了專業的品牌形象,在醫用敷料領域打響名氣。2018年至2022年,白膜與黑膜貢獻了公司醫療器械類產品95%以上的營收。在械字號產品成功打響市場的基礎上,公司推出一系列妝字號護膚品,逐漸培育出業績增長的第二曲線,護膚品的營收占比從2018年的10.1%提升至2022年的51.1%。目前,公司旗下已有4款II類敷料產品與46款功效性護膚品,涵蓋透明質酸、膠原蛋白、蝦青素、積雪草等主流原料與水乳精華、次拋等多元產品形態。
公司緊抓線上流量紅利,降低營銷推廣成本。公司緊跟化妝品發展趨勢,在線上建立了傳統媒體、KOL、公眾號、小程序的多層次推廣矩陣,實現了從廣度到精度的品牌推廣。2020年至2022年,線上平臺推廣服務費從8526萬元增長至2.42億元,2018年至2022年,公司的線上渠道營收CAGR達到100.75%。另外,公司線下通過經銷商快速擴大市場,截至2022年年末,公司的產品覆蓋商超、化妝品專營店約2.5萬家,連鎖藥房2.1萬家。公司在線下通過經銷商推廣模式,實現遠低于同業的營銷成本。2019年至2023年上半年,公司的銷售費用率均值為17.76%,而同期5家可比公司的銷售費用率均值為37.98%。
光大證券表示,公司作為中國貼片護理市場領導者,在械字號敷料領域盡展王者之風,且已打造出第二增長曲線——妝字號護膚品業務。同時,公司擁有多項先進技術儲備,研發項目將拓展至醫療器械和防曬產品等領域,有望提高未來業績增長的天花板。預計2023年至2025年,公司歸母凈利潤分別為7.92億元、8.42億元、9.03億元,對應EPS分別為1.98元、2.10元、2.26元,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
德邦證券表示,敷爾佳為我國領先的醫用敷料品牌商,以研產優勢自上而下向品牌延伸構筑核心競爭優勢,由敷料向功效性護膚品拓展成長空間,已打造立體化的多維渠道體系與多元的營銷策略。公司在未來美護行業持續成長的大環境下,有望在品類與渠道結構的持續優化下,不斷提升盈利能力。預計公司2023年至2025年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19.40億元、21.46億元、23.61億元,對應歸母凈利潤分別為7.89億元、8.61億元、9.42億元。綜合可比同業公司估值,首次覆蓋并給予“增持”評級。記者 劉希瑋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