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傳承、品種深挖、品質精益——同仁堂股份譜寫老字號新篇章
同仁堂股份在生產、供應、營銷、安全、誠信合規、組織體系、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進行了多方位、全面的改革與創新,實現高效統籌,方才煉就強大的內生動力。
300年御藥傳承
既是中國傳統中醫藥品牌,又是首批被認定為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企業,歷史延宕350余年,同仁堂的故事還在繼續。
創始人樂顯揚最初在北京是鈴醫,后于1669年(清康熙八年)創立同仁堂藥室。1723年成為清朝宮廷的官方藥品供應商,歷經八代皇帝長達188年?!靶藓蠠o人見,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準則,一直延續到300余年后的今天。
同仁堂形成了以工業制藥為核心,以健康養生、醫療養老、商業零售、國際藥業為支撐的經營格局。作為同仁堂集團旗下首家上市公司,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同仁堂股份”)在資本市場的表現尤為亮眼,業績與股價迭創新高。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收入137.21億元,同比增長25.88%;歸母凈利潤13.91億元,大增38.67%,均為歷史最佳。公司市值也在年內創下新高。
輝煌業績下,同仁堂股份堅持“三大發展戰略”,落實“品牌、品種、品質”工作年要求,傳承精華、守正創新,讓老字號翻開新篇章。具體來看,通過數字及電商營銷,鞏固并重塑品牌形象;通過創新和科研投入,針對現有品種不斷深挖;通過強化生產質量管控,產品品質再上新臺階。
延續御藥傳奇
同仁堂自1723年起為清宮供御藥,歷經八代皇帝長達188年。故宮博物院收藏了數千張同仁堂中成藥的仿單,不僅展示了該品牌豐富的產品種類,亦彰顯了其御藥身份。
歷代同仁堂人將精細嚴謹的制藥工藝和清宮太醫院、御藥房嚴苛的制藥標準相融合,建立起嚴格的選方、用藥、配比及工藝規范,成為中藥行業的制藥典范?!锻侍脗鹘y配本》被兩次傳抄進入宮中,用于御藥房配制中成藥。
2023年,同仁堂迎來為清宮供御藥300周年,品牌應如何延續,傳奇該如何延續?
在這一特殊的時間節點,發布了“御藥傳奇”系列產品,首期臻選了品種獨特、內涵豐富、極具市場潛力的十余個品種,深入挖掘、重新定位,全面推進渠道升級、營銷升級、服務升級,賦予同仁堂傳統中藥以新的生機與活力,創造更高顧客、市場、社會價值。
數百年來,“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這一古訓一直為同仁堂制藥人所銘記,“配方獨特、選料上乘、工藝精湛、療效顯著”也成為同仁堂首屈一指的制藥特色。同仁堂股份以敬畏之心精選上等純潔道地有機藥材、以工匠之心精益求精每一個細節、以赤誠之心讓中醫藥守護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
同時,積極培養新一代能工巧匠,通過“四帶四促”黨建創新文化傳承行動,確保傳統制藥技藝的持續傳承。今年9月,同仁堂股份分別圍繞中藥塑丸、設備技術應用管理和品種推廣成立了三個工作室,弘揚工匠精神,傳承中醫藥文化。截至目前,公司已建立了10個工作室,已然成為人才培育的“孵化器”。
在“十四五”期間,黨和政府加大了對中醫藥發展的支持力度。2023年2月28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中醫藥振興發展重大工程實施方案》,包含中醫藥健康服務高質量發展工程等項目。2023年4月19日,《“十四五”中醫藥文化弘揚工程實施方案》正式公布,提出了加大中醫藥文化活動和產品供給等重點任務。同仁堂股份始終堅守“同修仁德,濟世養生”的立業初心,秉承“重質量講誠信”的品牌底色。借此契機,創新參與品牌營銷方面工作。
面對互聯網浪潮,積極開展O2O購藥場景及垂類醫藥平臺推廣合作,針對五子衍宗丸、同仁烏雞白鳳丸、坤寶丸、國公酒、鎖陽固精丸等重點OTC品種,加大宣傳推廣力度,拓寬電商銷售渠道。值得一提的是,通過數字營銷和電商市場挖掘等策略,推出新穎的卡通人物形象,改變了人們對其傳統嚴肅印象,與年輕用戶建立了情感聯系。圍繞“衍宗”和“白鳳”產品IP形象的多個熱點活動,取得了顯著的市場關注和互動。
持續推進線上線下一體化,加強數字營銷轉型,深挖電商市場,提升核心品種的知名度和認知度,是下階段重點。
研發持續深入
過去幾年,公司研發投入不斷加速,持續深化大品種戰略,聚焦精品戰略,推出手工精品及御藥傳奇系列產品,并著手研發與試產更多新的產品品種。公司重點加強臨床評價為核心的大品種培育研究,包括對重點品種的二次開發和安全性評價研究。
在工業制藥領域,同仁堂股份展現出卓越的戰略眼光,堅持高質量黨建、科研、生產、營銷、管控以及人才隊伍建設等“六個高質量”的工作方針,不斷優化業務布局和產品規劃,篩選具有顯著臨床價值和發展潛力的品種,加強重點推廣和培育,增強品種群的資源優勢,打造獨特的競爭力。
“三大戰略”支撐下,最近三年,公司研發投入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9.91%,研發投入力度仍在加大。公司著重探索科研項目實施,增加科研項目立項,開展了包括清腦宣竅滴丸在內的品種研發工作,并對重點品種進行二次開發。
展望未來,公司將繼續聚焦于強化質量科研,完善科技創新體系,推進科技創新的系統化管理,并建立科研項目全周期管理機制,以促進成果的轉化和應用。
今年2月,北京同仁堂中醫藥知識圖譜系統獲得了國家版權局頒發的《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這標志著公司在數字化和科技創新領域取得重大突破。作為國內首個以同仁堂中成藥為特色的中醫藥知識圖譜“寶典”,其包含了超過2萬個知識節點,涵蓋百余種產品的屬性、成分、功能主治等方面的信息,不僅輔助公司大品種推廣和全員培訓教育,還為中醫藥知識的共享、傳播和使用搭建了更廣闊的平臺,并獲得了2023數字經濟發展典型案例(轉型類)。以現代醫學技術持續挖掘品種潛力,不斷增強競爭力;以人工智能技術,完善健全智庫體系,不斷擴大影響力,同仁堂股份高質量發展之“飛輪”快速轉動。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