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連續兩年下滑 大族激光擬“賣子補血”
繼分拆子公司創業板上市后,大族激光(002008)近日再度對公司產業結構進行調整,擬出售子公司大族思特,預計實現收益約9億元。
擬出售子公司“補血”
大族激光主要從事激光加工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旗下擁有大族數控、大族激光科技、大族激光智能、大族鋰電等多家子公司,涉及消費電子、PCB、鋰電、光伏、半導體等行業。其中子公司大族思特成立于2017年8月26日,主要業務為光學掃描振鏡電機、音圈電機、微型電機等工業特種電機及驅動、控制系統的軟硬件產品研發、生產和銷售。2022年度及2023年1-9月,大族思特分別實現營收1.39億元、1.14億元,實現凈利潤3150.44萬元、2383.85萬元。
11月27日晚間,公司公告稱,為優化公司產業結構,合理配置資源,公司擬對外出售控股子公司大族思特的控股權。本次交易完成前,大族激光持有大族思特76.1563%股權,交易完成后,公司不再對大族思特擁有控制權。雖然本次交易的對手尚未確定,但大族激光在公告中稱,參考同行業估值水平,在此基礎上由公司管理層確定大族思特出售價格按照其100%股權整體作價不低于16億元。
若按照大族思特2023年三季末的凈資產1.16億元估算,此次交易溢價超12倍。而對于大族激光來說,若交易完成,公司將獲得豐厚的現金回報,預計將實現收益約9億元。公司在公告中表示,本次交易獲得資金將用于公司日常經營,能夠有效增強公司市場競爭力,有助于公司經營質量的提升。
高價“賣子”的背后,是大族激光業績的節節下滑。
雖然頂著“激光巨頭”的光環,但在經濟下行等因素影響下,大族激光面臨著下游客戶需求不足、訂單減少的境況,業績自2022年度開始下滑,2022年、2023年前三季度分別實現營收149.61億元、93.87億元,同比下滑84%、11.12%;實現凈利潤12.1億元及6.33億元,同比下滑39.35%、37.59%。
資產運作動作不停
由于身兼消費電子、PCB、鋰電、半導體等多個熱門行業,大族激光一直頗受市場關注。就在本月,大族激光迎來了信達證券、美銀美林、花旗銀行、摩根大通、中銀國際等機構15次調研,被調研次數位列A股本月調研公司亞軍。
公司在接受調研時表示,面對愈加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公司一方面重新調整組織架構,以產品線或項目中心為獨立的業務單元,另一方面持續推進數字化轉型。公司提供了汽車白車身智能焊裝線、激光焊接設備、電驅智能裝配線等產品,國內客戶包括比亞迪、長城汽車、大眾、宇通等車企,中標比亞迪汽車31條白車身頂蓋激光釬焊及底盤車架、高強鋼電池托盤自動焊接線等多個項目。
事實上,出售子公司大族思特也并非是大族激光首次“優化公司產業結構”。2022年9月,子公司大族封測在向深交所遞交招股書,擬登陸創業板,目前已回復第三輪審核問詢函;此外,2022年11月,大族激光披露公告稱,擬分拆所屬子公司大族富創得至創業板上市,截至目前尚未提交IPO申請材料。而頻頻分拆子公司上市更是讓投資者戲稱公司成了“科技孵化企業”。
此次轉讓標的大族思特業務范圍涉及光學掃描振鏡電機等工業特種電機及驅動,轉讓價格高倍溢價,不少投資者紛紛猜測,是否已經有了意向方?標的是否將為交易對手提供資本運作空間?
就上述疑問,《大眾證券報》記者致電大族激光加以求證,公司董秘辦工作人員表示:“交易對手還沒確定,進展需要看公告。至于后期是否運作上市,要看對方的考量。”記者 朱蓉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