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深300指數即將調整 24股或被調入成分股
本報訊(記者 劉揚) 根據中證指數規則,滬深300指數將于2023年12月11日進行成分股調整,預計將在11月24日前后進行公告。2021年11月19日,中證指數發布公告,修訂滬深300指數樣本空間規則,將創業板證券進入指數樣本空間時間規則調整為上市時間超過一年,編制方案其余部分保持不變。
根據規則,滬深300指數是從上市滿1個季度的全部A股中,先選擇近一年日均成交金額排名前50%的股票,再從中選取近一年日均總市值排名前300名的股票作為指數樣本,同時遵守10%調整比例限制、老樣本優先保留和20%緩沖區規則。對于12月份的成分股調整,交易數據和財務數據均截至當年的10月31日,這也意味著,按照細則對指數樣本股調整進行預測便成為可能。
“隨著被動投資理念的不斷發展和指數基金規模的不斷壯大,指數樣本調整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因為樣本的調整不僅會對調入股票和調出股票的行情走勢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而且也決定著指數基金的調倉。因而,根據指數編制方案和定期調整規則來提前預測指數樣本的調整便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參考價值。”長江證券金融工程分析師鮑豐華分析認為。
華創證券高級分析師秦玄晉則指出:“指數成分股調整事件也被稱為指數效應,具體是指當指數的樣本股調整時,調入的新樣本股和調出的股票在各自價格和成交量方面會表現出明顯異常的效應。一般來說,對于新增的成分股,股價會是上漲,交易量上升;對于調出的股票,股價會下跌。”
根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我國公募指數化投資比重持續提升至21.2%,今年以來A股資金面偏存量博弈,主動公募小幅跑輸滬深300指數,此背景下持倉行業分散、流動性高的寬基ETF優勢凸顯,其中滬深300指數掛鉤的ETF產品最受青睞,而跟蹤滬深300指數的指數基金規模達4126億元,以其為業績比較基準的主動偏股型基金規模占比近半(48.6%)。
那么,未來哪些股可能會被調入成分股?鮑豐華認為,海光信息、聯影醫療、三安光電、海航控股、中際旭創、華大九天、廣匯能源、寒武紀、上海電氣、浙能電力、中天科技等11只股票可能被調入滬深300指數。
除了上述11家公司外,記者統計11家券商預測來看,中國海油、信達證券、海南機場、中航機載、華電國際、中國通號、百濟神州、中遠海能、浙商銀行、大唐發電、復旦微電、舍得酒業、以嶺藥業亦被其他券商預測或調入滬深300指數。從二級市場來看,上述24股11月股價出現上漲的共計有12只。其中,寒武紀、中際旭創、信達證券11月漲幅已經超過10%。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