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股份入選北京市國資委ESG藍皮書優秀案例
日前,北京市國資委發布首本《北京市屬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環境、社會及治理(ESG) 藍皮書》,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同仁堂股份”)憑借深化履行ESG治理職責和在可持續發展工作方面的突出表現,成功入選“綜合篇”優秀案例。

ESG(環境、社會和治理),作為資本市場中衡量上市公司是否具備足夠社會責任感的重要標準,近年來愈發受到企業與社會公眾的重視。此次北京市國資委聯合責任云研究院編寫的《藍皮書》共包含總論篇、指數篇、案例篇三部分,其中案例篇設置了環境、社會、治理以及綜合章,收錄優秀ESG案例,展現北京市屬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優秀ESG實踐,彰顯北京市屬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的責任擔當。
上市以來,同仁堂股份始終關注企業與社會和諧發展,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到企業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認真履行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責任(ESG),深度聚焦“雙碳”目標戰路,持續推動ESG理念和要求融入公司治理、轉型發展和生產運營,ESG治理水平和治理效能持續提升,攜手利益相關方創享共富美好生活。
做優制藥主業,發揮核心優勢
聚焦精品戰略,傳統與智造并舉——堅持將傳統制藥技藝與工業化生產相結合,加大智能關聯技術升級改造,建立數字化生產車間,切實提升生產精準度,降低質量風險性。如公司大興分廠新增9克線智能制造項目,完成了試產品種的制丸、晾丸、蘸蠟、外包工序的連線試產。值得一提的是,同仁堂股份“非遺傳統大蜜丸工藝技藝與智能化關聯技術研究”獲評國家文化和旅游科技創新工程優秀項目,系此次北京市唯一的優秀項目。
賡續薪火相傳,匯聚多元人才——堅持師承教育傳匠人精神,承匠心品質,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堅持將生產經營與非遺保護相結合,加強傳統中藥材炮制基地建設,持續深化“師帶徒”教育,通過建立專家工作室、首席技師工作室等方式,培養中藥鑒別、炮制專業人才。舉行北京市級郭鳳華安宮牛黃丸制作技藝首席技師工作室出師考評暨拜師收徒儀式,緊密圍繞“四帶四促”黨建創新文化傳承行動,攻關生產中的難點問題,傳承同仁堂傳統核心技藝。
秉承百年匠心,筑牢質量豐碑——嚴格秉承“誠信為本,鑄就精品;預防為主,消除隱患;持續改進,追求卓越”的質量方針,嚴格依照相關法律、法規,完善全流程、全覆蓋質量管理體系,貫徹產品“零缺陷”理念。聚焦產品從藥材到成藥過程的追溯管理,并成立了質量追溯數據中心,始終將產品質量作為首要目標,以確保產品質量穩定,樹立同仁堂百年聲譽。
科技引領未來,踐行發展理念
共建智慧黨建,傳承中醫藥文化。同仁堂股份通過“黨建+”創新場景,打造了全新的黨建學習和活動空間,多個展示區展現了同仁堂的歷史沿革和文化內涵,讓黨建引領作用愈加凸顯,形成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大格局;打造的“中醫藥知識圖譜”,以數字化形式呈現了180余種產品屬性、成分、功能主治、規格、性狀、臨床應用等2萬余個知識節點,并獲得由國家版權局下發的《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讓傳統中醫藥在數字化、科技創新等方面的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
堅持科技賦能,創新營銷模式。同仁堂股份推進數字營銷轉型升級,協力深挖電商市場等多重舉措,用健康、年輕化的活動和語言,與用戶建立情感共鳴。開展了“要規律,不要不期而遇”線上挑戰賽活動,依托各類平臺在線上開展健康超級話題項目、世界杯賽事熱點項目,與頭部運動平臺共同發起“同仁烏雞白鳳丸21天規律生理期運動挑戰賽”,借助“流量加推+達人種草”模式,面向不同受眾群體精準投放,有效增加產品曝光率,提升品牌知名度,拉近品牌與用戶之間的距離。
推進科技研發,驅動質量發展。同仁堂股份推動科技創新體系建設落地實施??蒲兴⒆愎緦嶋H,負責中藥新藥開發、應用基礎研究、前沿技術攻關、共性技術研究、重大工藝變更研究及國家標準、地方標準、團體標準研究等實施周期長、科技難度大的創新型項目。
助力社會公益,增進民生福祉
心系鄉村振興,回饋社會公益。同仁堂股份加大消費幫扶力度,延展采購渠道直接對接所在區域雙創中心分店采購,由聚焦側重五省攻堅幫扶,到加大內蒙古、新疆、青海、西藏等四省多渠道的直采力度,取得預期成效。
保障藥品供應,主動擔當作為。同仁堂股份連續多年向幫扶地區捐贈藥品,2022年9月,公司向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紅十字會捐贈價值近100萬元藥品,捐贈藥物涉及小兒化食丸、麻仁潤腸丸、舒肝丸、人參健脾丸等10個老百姓常用藥品共計630件,滿足鄉村振興重點幫扶旗縣和其他經濟困難旗縣(市區)的藥品需求。當前,ESG已成為衡量企業社會責任感的重要指標之一。
未來,同仁堂股份將在不斷提升經營管理效能,加快高質量發展的同時,繼續在經濟、環境和社會公益事業等方面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為助力實現“雙碳”目標、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貢獻力量。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