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股本周以來漲幅超40% 歲末布局科技成長股或有超額收益
周四,滬深A股低開后震蕩整理,兩市成交額出現明顯萎縮。16日,上證綜指下跌0.71%,報收3050.93點;深證成指下跌1.23%,報收9954.40點;創業板指下跌1.85%,報收1978.12點。從板塊來看,傳媒娛樂、旅游、煤炭板塊逆市上漲,電氣設備、半導體、通信設備板塊走勢較弱。對于短期市場,業內人士認為,盡管周四大盤調整幅度較大,但下跌的主要是近期熱炒的一批題材股,隨著新的熱點逐步涌現,大盤在縮量整理后有望重拾升勢。
大盤縮量收陰
周四,滬深A股早盤雙雙低開。滬市方面,上證綜指早盤低開0.19%,收盤下跌21.90點,跌幅為0.71%。深市方面,深證成指早盤低開0.24%,收盤下跌123.56點,跌幅為1.23%。受到半導體板塊調整拖累,創業板指16日下跌近2%。16日兩市成交量出現明顯萎縮,滬市成交3294億元,較周三萎縮601億元;深市成交5213億元,較周三萎縮792億元。
從板塊表現來看,傳媒娛樂、旅游、煤炭、銀行板塊逆市上漲,其中,傳媒娛樂板塊上漲1.56%,排名第一。傳媒娛樂板塊中,中信出版上漲20.01%,中國科傳上漲9.99%,世紀天鴻上漲7.54%,唐德影視上漲5.93%。跌幅榜上,電氣設備、半導體、通信設備、電信運營、工業機械、有色金屬板塊跌幅超過1%,其中,電氣設備板塊下跌2.12%。
對于傳媒娛樂板塊走強,東吳證券認為,傳媒娛樂是典型的供給驅動型行業,技術的進步一直在驅動傳媒娛樂行業的升級,給消費者帶來更優體驗的同時催化出新的市場空間。前四代通信技術分別拓展并加深了文字、圖片、游戲、視頻的應用,在傳媒互聯網領域誕生出數家萬億元級別的巨頭公司。5G通信技術具備高速率、大流量、低延時、多連接的特性,其應用領域不再局限于移動互聯網,將隨著終端數量的增加、產業技術的進步而逐步由消費互聯網領域向產業互聯網領域滲透,承載海量應用,進入“萬物互聯”時代。其中AR/VR、云游戲、超清視頻領域是主要依賴帶寬增強的場景,是在現有移動寬帶場景的基礎上,對用戶體驗等性能的進一步提升,主要還是追求人與人之間極致的通信體驗,屬于5G應用技術最先落地的部分,因此將最先受益于5G的普及。
規避題材股短期風險
16日大盤震蕩下行,領跌的主要是近期被持續熱炒的一批品種,以寧波遠洋、豪美新材、天威視訊、皇庭國際為代表,上述股票16日紛紛跌停。此外,算力板塊龍頭股高新發展16日下跌9.44%,該股在周三創出66.33元/股歷史新高后,短期調整壓力明顯加大。
創業板指16日下跌1.85%,走勢弱于主板市場。根據同花順統計顯示,創業板指成份股中,16日僅有5只上漲,分別是博雅生物、華測檢測、光環新網、碧水源、光線傳媒;跌幅方面,帝爾激光、德方納米、康龍化成、陽光電源、美暢股份、捷佳偉創、新強聯跌幅超過4%。創業板個股方面,開創電氣在連續三個交易日漲停后,16日下跌14.91%。本周以來,開創電氣股價累計漲幅接近50%。此外,科創50指數16日下跌1.67%,科創50指數成份股中僅有5只上漲。統計顯示,本周以來,兩市個股漲幅超過40%的有8只,分別是開創電氣、多倫科技、三柏碩、銀寶山新、龍高股份、匯納科技、南京熊貓、九聯科技。
業內人士認為,對于近期炒高的概念股而言,短線不宜再去追漲。統計顯示,本周以來,概念股漲幅超過5%的分別是華為鴻蒙、華為算力、DRG-DIP、一體壓鑄。
關注科技股動向
對于短期市場,業內人士認為,盡管周四大盤調整幅度較大,但下跌的主要是近期熱炒的一批題材股,隨著新熱點逐步涌現,大盤在調整后有望重拾升勢。
華金證券策略首席鄧利軍認為,隨著A股市場盈利回升,A股市場大概率震蕩走強,看好科技、媒體、電信行業和核心資產。
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荀玉根認為,當下A股所處位置估值具有較大吸引力,一系列活躍資本市場措施的出臺將發揮作用,推動股市回升。此外,可以看到各類產業資本對上市公司股票的增持、回購;一些上市公司的分紅率也在上升。
財信證券認為,目前A股市場已處于熊市尾聲,指數繼續大幅下行的空間已非常有限,短期不宜盲目悲觀。隨著中央金融會議“金融強國”目標提出、活躍資本市場利好持續釋放、美聯儲加息周期接近尾聲,A股市場在低位震蕩期結束后,將迎來月線級別反彈行情,可重點關注人工智能板塊。通常,A股市場主線與產業發展趨勢密切相關,主線行情能持續1-2年左右;但人工智能行情自2022年11月延續迄今,持續時間不足1年,短期難言人工智能行情見頂,后續人工智能板塊有望成為市場反彈主線。此外,隨著華為重磅新品發布以及市場銷量積極反饋,以華為產業鏈為代表的科技板塊熱度明顯提升,有望取得超額收益。
記者 湯曉飛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