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形勢向好 市場利好頻現利于指數企穩
近期中美互動頻率增加,兩國關系的正面發展將有助于提升市場風險偏好。有券商認為,目前A股市場已處于熊市尾聲階段,指數繼續大幅下行的空間已非常有限,短期不宜盲目悲觀。另外,也有券商認為,11月是全年上漲概率的高點,隨著多個指標出現改善,疊加年底即將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經濟增長的預熱,靜待跨年行情。
華龍證券:
多重利好有望支撐市場
2023年11月10日,美財政部長耶倫對于中美關系給予務實定位,并表示美國尋求與中國建立“健康的、共贏的經濟關系”。今年1-10月份,美國仍為中國第三大貿易伙伴,與美國貿易總值為3.86萬億元,占中國外貿總值的11.2%。11月9日起中美直飛客運航班增至每周70班,民間互動也有望升溫。
2023年11月8日-10日,金融街論壇年會再傳資本市場政策預期,證監會將大力度推進投資端改革,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各項配套政策落地,加快培育境內“聰明資金”,推動行業機構強筋壯骨,切實提升專業投資能力和市場引領力,走好自己的路。對量化高頻交易加強跟蹤研判,完善監管舉措。大力推進監管轉型,強化監管責任落實和問責力度,切實提高履職水平。
國內政策方面的措施也在不斷推出,涉及到對外開放水平將進一步提升,房地產政策將再優化。資本市場也傳遞出積極因素,包括引入長線資金、培育境內“聰明資金”、完善監管舉措。10月外貿增速轉正,支撐經濟增長的因素進一步增加。IMF近期上調中國2023年經濟增速預測。總體上,利好頻現有望支撐市場。行業關注:大消費、建筑材料、機械設備、TMT、汽車、非銀金融等。主題關注“一帶一路”、“中特估”、新能源、新老基建、科技創新等。
首創證券:
情緒端或存在修復預期
本輪市場反彈行情的核心是創業板指,連續放量拉升后,呈現走出底部的特征,但是短期明顯步入超買狀態,需要市場情緒降溫之后再參與,板塊來看,這輪傳媒指數底部反彈近20%,主要是風險偏好回升驅動,一方面來自爆款游戲催化,另一方面是由于前期跌幅夠深,回補阻力較小,目前隨著高位領漲股中文在線創下年內新高后大幅回落,板塊開始進入分歧階段。從主題投資的視角來看,這輪反彈的起始點是華為產業鏈,其次是減肥藥,然后帶動汽車、消費電子、半導體等方向,并一直蔓延到整個TMT板塊,最近開始傳導到算力,整體上從新題材逐步擴散到老題材的超跌反彈。
宏觀邏輯來看,中美會晤預期有望繼續提振市場情緒,財政發力疊加外部環境緩解的背景下,大方向支撐市場繼續向上。繼續維持圍繞TMT+醫藥的中期配置思路,考慮到當前市場流動性環境友好,機構為主的配置性資金承接同樣較為積極,因此,即使指數后續再度回踩,空間大概率也相對有限。在連續兩日的風險集中釋放后,情緒端或存在著一定修復預期,屆時各題材方向的資金回流力度是下周的觀察重點。
財信證券:
指數調整幅度已基本到位
2022年初迄今,本輪熊市已近兩年,市場回撤幅度較大,使得市場預期及投資者情緒較為悲觀。投資者情緒切換仍需要一個過渡期。從歷次A股熊市底部結構來看,市場并不會立馬V型反彈,通常會進入3-6個月的低位調整震蕩期,此時投資者情緒處于從悲觀向中性轉換期。10月23日,A股市場觸底以來,市場已進入低位調整震蕩期階段,上證指數或在2900點到3100點之間窄幅震蕩一段時間,充分消化市場悲觀預期及做空力量,并積極醞釀反攻動能。從A股估值來看,目前指數調整幅度已基本到位。
總體來看,指數繼續下行的空間已非常有限,A股市場已經迎來中長期配置位置。在后續低位調整震蕩期,逐步加倉A股將是勝率更高的選擇。由于美國國債市場壓力以及金融風險暴露,市場更傾向于認為美聯儲加息已臨近尾聲。
目前A股市場已處于熊市尾聲階段,指數繼續大幅下行的空間已非常有限,短期不宜盲目悲觀。隨著中央金融會議“金融強國”目標提出、活躍資本市場利好持續釋放、美聯儲加息周期接近尾聲,A股市場在低位震蕩期結束后,將迎來月線級別反彈行情。可重點把握結構性機會:1、人工智能板塊。通常,A股市場主線與產業發展趨勢密切相關,主線行情能持續1-2年左右。但人工智能行情自2022年11月延續迄今,持續時間不足1年,短期難言人工智能行情見頂,后續人工智能板塊有望成為市場反彈主線。2、華為產業鏈。隨著華為重磅新品發布以及市場銷量積極反饋,以華為產業鏈為代表的科技板塊熱度明顯提升,有望取得超額收益。政策提振的順周期板塊,如房地產、金融板塊;業績驅動的消費板塊,例如白酒、生豬養殖板塊;低估值的成長板塊,例如生物醫藥、新能源細分賽道。記者 張曌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